脫軌的紙容器列車
黑數多、用量增
如何重建回收循環?
上班日早晨,人手一杯用紙杯盛裝的熱咖啡;中午時分,外食族拿著裝有午餐的紙餐盒,走回辦公室準備享用。這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畫面。但是飲食完畢後,你會如何處理這些紙杯、紙餐盒?
如果你選擇走向資源回收桶,那麼恭喜你通過第一關。
不過,下一關「分類」才是關鍵,紙容器屬於特有的一類,不該和紙類混在一起。
去年環保署曾指出台灣紙容器回收率創新高,從2017年的48%提升至2020年的89%,認為資源回收成果佳。數字如此漂亮,卻無法反映正衝擊回收體系的兩大危機:
① 台灣一年有超過10萬噸紙容器未列管,將近合法申報數的兩倍,造成環保署回收基金短收5億元,衝擊既有回收體系。
② 疫情爆發、外送業蓬勃,2018年起台灣紙容器用量連兩年翻倍,原有的處理廠難消化。
兩大危機導致台灣的紙容器列車脫軌,無法實現理想中的回收循環,紙容器只能送進焚化爐。這不僅造成資源浪費,也加重焚化爐負擔,並加劇空汙、碳排等環境問題。
危機① 黑數流竄
基金失衡
紙容器違法黑數多
業者逃漏逾五億元處理費
環保署為了鼓勵紙容器回收,設有「回收基金」機制,先對紙容器製造、進口商徵收費用,藉此補貼回收商、處理商,成為業者進行紙容器回收再利用的誘因。
「對於廢棄物處理,回收基金是一項很重要的財務工具。」立法委員洪申翰認為,回收基金能讓產源承擔合理的「生產者延伸責任」,生產者的責任不只是製造階段,也延伸至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特別是回收處理。
此外,洪申翰強調回收循環需有足夠經濟誘因才能順利運轉,基金補貼有助於建構健全的循環鏈。
只不過,現行紙容器回收體系存在龐大黑數,造成基金嚴重虧損。
環保署資源回收基金示意圖。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蘇彥誠。
立法委員洪申翰認為,「黑數已經大到是申報量的(將近)兩倍」,從回收率根本看不出實際製造量,環保署如此判斷紙容器回收狀況已改善,恐怕是失真。
紙容器黑數難追查
回收基金連年虧損
紙容器黑數主要有兩種來源:
① 地下工廠逃漏製造量申報,因為紙容器的製造技術門檻低,只要幾台成型機、切割機就可以生產。
② 合法業者刻意短報製造量,例如只申報50噸製作紙容器,實際上卻是80噸。
「必須繳費的人會想辦法逃漏繳費,要領取補貼的人會想辦法盜領補貼。」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認為,環保署要維持回收基金機制平衡必須努力查核、祭出重罰。
洪申翰指出,「很多人該盡責任而沒盡責任,從這體系就知道,基金一定是嚴重短收」,以紙容器製造端目前每公斤5.4元徵收費率估算,環保署一年就少收超過5億元的回收基金。
「環保署應該拿出魄力,不是只說有在查。」洪申翰要求環保署加強追查黑數的速度與力道,提出全面查核的期程。
由於地下工廠可能是紙容器的黑數來源,洪申翰建議環保署與經濟部違章工廠的輔導納管資料勾稽,找出逃漏業者、合理納管,讓回收基金能夠合理運作。
環署全力清查
已追繳四千萬元
環保署回收基管會執行秘書王嶽斌表示,紙容器申報原本就設有把關機制,分別針對前端製造營業量、後端回收處理量進行稽核認證。
前端製造方面,環保署派員勘查製造場所,比對生產情況、帳籍資料與申報資料;後端回收方面,紙容器每次送進處理廠時,會進行過磅、抽查,計算可獲基金補貼的回收量。
王嶽斌指出,環保署正持續改善紙容器黑數問題;檢視過去三年的上半年數據,前、後端差距從兩年前的4.6萬噸,降至今年的3萬噸。
紙容器前後端申報量差距,從2020年上半年的4.6萬噸,降至2022年上半年的3萬噸。資料來源/環保署;製圖/蘇彥誠。
今年經立委質詢後,環保署也開始比對農地違章工廠資料、稅務與海關進口報單,全力追查逃漏報的紙容器業者;至今已發現35家短漏申報的合法業者、56家未登記的地下業者,這些業者須補繳的總金額超過4千萬元。
揪出黑數
咖啡杯、便當盒全印上QR Code?
環署推「紙容器溯源」
紙容器QR Code制度是為了找出黑數,藉此維護回收基金的運作機制。
王嶽斌說:「沒標誌當然很清楚,他就是未登記(地下)業者,或者他可能是用別人的標誌,我們也可以做比對。」
環保署給業者緩衝期銷售庫存,最快一年內,市面上所有合法紙容器都須印上QR Code。未來,稽查員可追蹤產品流向,比對業者的販售情況是否如實申報。
「對於責任業者內部員工,我們有一個吹哨者檢舉辦法。」王嶽斌表示,若員工發現公司逃漏申報,可向環保署或地方環保局檢舉;若提供帳證資料等證據,可領取追繳金額最高50%的獎金。
此外,未來民眾若發現沒印QR Code、疑似來自非法業者的紙容器,也可根據《廢棄物清理法》67條檢舉,將有一定比例的檢舉獎金。
資訊揭露仍不足
環署:逐步邁向產品數位護照
「我今天掃了以後,要告訴我夠充足的資訊。」洪申翰認為,資訊揭露充足是QR Code制度的成功關鍵,才能有助行政管理應用,「不是印上去就好了。」
民眾掃描紙容器上的溯源QR Code,即可連結至資訊頁,而目前頁面中提供「列管狀態」、「回收方式」兩項資訊。圖/翻攝自環保署紙容器QR Code資訊頁。
除了資訊不足,謝和霖也擔憂QR Code遭偽造,例如非法業者擅自印製他人的QR Code;他建議環保署要有更完整的資料庫,才能確保真實性。
王嶽斌回應,QR Code制度仍在初期,目前僅針對一家合法業者核發一個QR Code,尚未追蹤至單一批號;未來會逐步推廣,效法歐盟「產品數位護照」提供更完整的資訊。
QR Code不是追蹤的萬靈丹
「紙容器是整個回收體系的冰山一角。」洪申翰認為,台灣的廢棄物處理政策過去因有回收基金制度,創造了回收的經濟效益,與其他國家相比是先進的,但是這幾年陸續出現問題。
他也指出,今年台灣提出了2050年淨零排放路徑,「資源循環零廢棄」是其中一項戰略;為了妥善運用回收基金這項財務工具,協助台灣達成循環經濟、零廢棄,政策上必須比過去更嚴謹。
危機② 用量翻倍
紙容器處理量能失衡
「做好回收」還不夠
也要持續「減少用量」
外送員拎著大塑膠袋,裏頭是一碗碗用紙容器盛裝的便當,以及裝入小塑膠袋的熱湯及飲料,一旁還附有免洗筷與塑膠湯匙。顧客走到家門口,從外送員手中接了美食,說聲:「謝謝。」
其實這聲「謝謝」,也應該送給因這頓飯而犧牲的環境品質。
台灣紙容器回收量自2018年起,連兩年翻倍。資料來源/環保署公開資料;製圖/蘇彥誠。
問題是,台灣原有的紙容器處理量能有限,處理不完只好丟進焚化爐燃燒。
有業者發現危機,2018年決定開始建廠處理廢紙容器,還利用再生紙漿做成衛生紙、包裝紙盒,落實循環經濟。
也有業者從另一途徑下手,研發出不含塑膠淋膜的「全紙容器」,可像一般紙類回收,對民眾、回收商而言,分類都更簡單。
然而,台灣若想達成2050淨零排放,必須以零廢棄為目標,因此只靠「做好回收」還不夠,也要持續「減少用量」。
「這不是線性增加,幾乎是跳躍性的成長。」洪申翰認為,疫情爆發加上外送平台興起,兩大因素共同推進紙容器用量的劇增;外送業這一種新的營運型態,若造成台灣垃圾量持續增加,政府應有適度規範。
垃圾重生
正隆回收廢紙容器
做成再生紙漿、發電燃料
紙容器曾是回收紙廠的頭號大麻煩。正隆在還未設立紙容器處理廠以前,也曾飽受困擾。
正隆竹北廠廠長吳文禛指出,過去廢紙堆中總是夾雜許多紙容器,而紙容器上的塑膠淋膜能防水,因此難以透過一般散漿機取出紙纖維
「紙容器就全部變成垃圾、殘渣,都進到焚化爐了,這是非常可惜的事。」吳文禛認為,紙容器是很好的再生紙漿來源,台灣每燒掉一噸,就要想辦法再取得一噸新紙漿,消耗自然資源。
由於紙容器會降低紙廠的處理量,剩餘的廢棄物還必須委外處理,正隆起初透過「扣款」要求供應商做好分類、挑掉紙容器,還一度想拒收夾雜過多紙容器的廢紙堆。
「問題是它們(紙容器)不會不見,可能是被藏起來,或者棄置到某個地方。」正隆購料部協理簡春龍說,這幾年紙容器用量倍增,但是台灣的處理管道很有限。
2018年,正隆決定增設紙容器回收產線,一方面協助社會處理廢紙容器,另一方面也顧及自身進料品質。「如果今天不處理,還是會一直進到我們造紙廠。」簡春龍說。
正隆竹北廠引進一套可處理紙容器的高濃度散漿機,能夠達成「紙塑分離」,取得紙纖維做成再生紙漿。
他們將廢紙容器分成兩類,原本裝食物的廢紙容器做成鞋盒、禮物盒等卡紙彩盒;而製造紙容器的過程中留下的「修邊剩料」,因不曾沾染食物,相當乾淨,可做成衛生紙。
這些再生紙漿取代了製程需要的原生或進口紙漿,不僅減少資源浪費,也降低對國際市場的依賴。
取出紙容器的紙纖維後,剩餘的塑膠及其他雜質,正隆也物盡其用,做成「固體再生燃料」(SRF)用來發電。
營運至今,正隆竹北廠每月可處理2千噸紙容器,今年下半年將複製此模式,在大園廠增設處理量高達1萬噸的紙容器處理廠,可提升台灣的紙容器處理量能。
回收友善
華紙研發不含塑「全紙容器」
「我們有這想法已超過十年。」中華紙漿纖維材料事業部總經理陳瑞和認為,紙容器的塑膠淋膜無法自然分解,頂多逐漸分裂成塑膠微粒;若要透過設備將紙纖維及塑膠分離,又須耗費能源,因此多年來希望研發新的紙容器產品。
2020年,華紙成功研發不含塑膠淋膜的紙容器,推出「益利CircuWell」全回收食安用紙系列產品。
益利紙張是利用水性塗層的表面張力,讓紙張能自然防水防油,可製作成盛裝飲料或食物的容器;可裝熱咖啡12小時以上,耐高溫超過攝氏200度,且符合FDA食安標準。
然而,目前益利紙張在民間推廣上碰到瓶頸。
華紙利用益利紙張製作「封口紙」和「紙吸管」。由於紙杯、吸管、封口紙都是紙類,消費者沖洗後就能整杯丟入一般紙類回收。
對店家而言,這類產品適用一般飲料封口機,轉換上無難度,關鍵是價格。
「我們成本增加一成多,但是對小吃攤來講一點點錢還是成本。」陳瑞和認為,在價格競爭下,新產品很難吸引一般店家採用。
他期望,環保署徵收回收處理費時,若能將這類「不含塑」的紙容器視同紙類,採用較低的費率,就能減少價差,讓店家願意轉換。
無塑的紙容器不是台灣獨有,國際上也有類似產品。陳瑞和認為這是必然趨勢,因為回收容易、對環境更友善。
店家減廢
外送平台推「環境友善標章」
「一次性餐具的用量,每年都有統計比較,我看到真的會害怕。」foodpanda公共事務協理郭昕宜說,外送平台就像是整個增量過程的一個齒輪,持續滾動、加速垃圾的產生,「這件事我們是責無旁貸。」
2019年,foodpanda在App上增加「不索取一次性餐具」按鈕,並且是預設選項,鼓勵民眾自備環保餐具。
郭昕宜表示,起初許多訂餐者未留意,便湧入客服抱怨、給予低分評論;經過長時間溝通、宣導,逐漸改變民眾的消費習慣。
2020年,他們希望有進一步環保行動,找上RE-THINK(台灣重新思考環境教育協會)舉辦淨灘活動,卻遭到拒絕。
RE-THINK團隊主張,淨灘不是外送業者該做的事,「源頭減廢」才是。
實際解構外送消費流程,foodpanda發現,若想減少廢棄物產生,關鍵角色不只是訂餐的消費者,還有提供餐點、負責包裝的店家。
他們與RE-THINK合作,諮詢成大環工系林心恬教授團隊,訂出「環境友善店家」標準,從包材用量、是否提供自備容器優惠等面向,檢視店家的環境友善程度。
RE-THINK擔任審核第三方,頒給合格店家環境友善標章,至今全台有780間店家取得。民眾使用度也逐漸增加,環境友善店家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68倍。
「我們如果說要消滅外送,這根本不可能。」投入淨灘、環保倡議運動十年,RE-THINK共同創辦人黃之揚表示,以目前的外送消費趨勢來看,要求完全零廢棄的難度很高,因此才有了與foodpanda合作的新嘗試,希望找到環保與可行性的交集。
循環外送
醫學生創「全循環容器」外送
一群中國醫藥大學學生也看見外送業帶來的垃圾危機。
2021年,他們創立社會企業「Miss Eco 一口覓食」,打造一個不使用免洗餐盒,只提供循環容器的外送平台。
「容器要怎麼歸還?」「需要特別出門嗎?」Miss Eco營運經理張善齊說,這些是消費者對循環容器外送最常有的疑問。
Miss Eco讓消費者在下一次訂餐時,將清洗後的容器歸還給外送員,不僅提高民眾使用意願,也降低逆物流(外送員另跑一趟收取容器)的成本;消費者也可選擇在四周內自行送至歸還點。
營運至今,Miss Eco每月約有100至200張訂單,主要客群是一群「認同環境保護理念」、「樂於分享服務資訊給朋友」的消費者。
張善齊表示,許多人還是認為循環容器外送「聽起來很麻煩」,要讓消費者、店家和外送員從舊模式轉至新模式,需要花時間,也還要努力引起大眾共鳴。
「我們希望不只是當醫生,而是在更多方面,現在就能影響世界。」張善齊說,他們想打造一個不同於以往的外送平台,推廣零廢棄的生活方式,並且帶來新的消費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