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願景工程 劉十賢、圖/願景工程 蔡宗儒
走下陰暗階梯,順著光源方向進入紅色大門,廢棄玻璃罐製成的吊燈點亮400坪空間,整排綠意承接樓板滴落的水珠,使屋漏都化為甘霖。被木色和闊葉包圍,就像置身一座地下森林。
這裡是「一碼村」,集體創意縮小了老宅的先天限制,用循環再生概念賦予空間新生命。想找些永續生活點子、或建立新的人際連結,歡迎來到這裡。
2019年,具有多年社區空間合作經驗的黃芳惠與吳婷婷,接手台北市萬華區南機場整宅的廢棄地下室,和地方社會組織合作,帶進人力、物力,打造出社區協作基地「一碼村」。
走進一碼村,視線所及80%以上都是再生物資,你可以拾起左手邊書架上的二手書,隨意坐下閱讀,或者逛逛由在地單親媽媽們經營的「大水溝二手屋」。
沿著主幹道走,關於永續再生的主題活動熱烈對話中;空間盡頭,「創噪吧」陳列各式工具與零件,家電維修教學、木工和藝術創作在這裡發生。
吳婷婷說:「一碼村是個循環平臺,能納入各種人和物的可能性。」任何人都可以帶著破損器具、多餘物資來到這裡,尋求維修技術,或者思索化廢為寶的點子。
一碼村最初一批「村民」,是當地的無家者、貧窮者、迷失的年輕人,他們一同走進當時還是個廢墟的空間,被弱勢標籤隱藏的才能,在此有了發揮之處。黃芳惠形容:「我還在想要怎麼辦的時候,他們就已經挽起袖子,各憑本事開始清掃整修。」
黃芳惠說,透過共創協力,人們看見自己的價值、得到療癒,從而長出新的人際網絡。
2021年,面對突發的疫情,一碼村曾搖身一變成物資中心,多個社福團體迅速分工,利用一碼村的空間優勢,整合各界物資,幫助地方弱勢度過難關。
社區空間創造出緊密的人際關係,讓合作共好成為可能,不同輿論裡萬華貧窮、疫情失控的負面形象,「身在這裡感受到的,是基層流動著滿到不行的支持。」吳婷婷說。
疫情過去,人的距離重新拉近,一碼村就像是一個村落休憩的公園,周邊居民不時前來談天、運動、閱讀,這裡也持續舉辦各種實作活動、議題市集、身心課程,吸引城市各色人群。一碼村也歡迎藝術家、社會團體進駐,運用這兒的空間、人脈等資源,順利執行計畫。
為何取名叫「一碼」?黃芳惠說,希望這個空間能創造多元價值的相遇與陪伴,讓陌生的人產生連結,不再「一碼歸一碼」。
走進一碼村,這裡有空間、有人,或許也會有你理想的生活。
本企畫為願景工程與 一碼村 內容共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