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氣候危機 行動論壇
世代倡議/氣候危機 12年課綱的95分之1不教不考的那區
  • 標準
  • sdg

世代倡議/氣候危機 12年課綱的95分之1不教不考的那區

2021-11-23 聯合報/記者許詩愷、周妤靜/台北報導

氣候危機不單是氣候學家的事,自學的高三學生曹立寬說,「更是環境人權與世代正義的事」。師大教授葉欣誠認為,該被教育的不是青年,而是主政者;環境教育及政策該回應真實世界,「二○五○淨零的路徑圖在哪兒?「沒有路徑圖,一切就只是「宣告」。

昨氣候危機論壇最終場聚焦「青年‧教育‧永續」。綠色和平氣候變遷教育區域專案主任黃尚卿表示,當有一天,海平面因暖化上升,讓「台北變成威尼斯」,是誰來承擔惡果?青年參與氣候危機行動與決策,才是正義。

葉欣誠指出,現在已是「後COP26時代」,他有三項建言,一是「言行合一」,二○五○年淨零碳排仍是紙上談兵,沒有減碳路徑,須盡快提出方案,並「提高氣候變遷教育的位階」。

建言二是「面對真實」。葉欣誠也指出,十二年國教課綱的八領域、十九議題中,氣候變遷是環境教育議題的五個子題之一 ,很可能是課綱的九十五分之一,而且是很後面、不會教且不會考的那區。

葉欣誠強調,COP26禁止補貼化石燃料,但這正是台灣作法,有超便宜電費,「比中國大陸還便宜」,每一位台灣小孩長大後,都必須繳電費,「那當然要和學生從小討論,這才叫真實世界,不是考試的世界。」

建言三則是「重設框架」。葉欣誠表示,「氣候危機是經濟行為造成的結果」,用永續框架看氣候危機如何融入課綱,是未來迫切該做的事。義大利等國就將氣候危機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

台大校務研究暨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童慶斌也指出,學界開始搶開氣候課程,卻難有深廣兼具的教師,沒有正確的認知,一切就是徒勞;連帶讓產業界缺人才,必須求助外國專家規畫,又變相搶走本地人才的市場與經驗。

早在二○一九年,英國劍橋大學便成為全球第一所採用「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規畫減碳的最高學府,隔年又加碼,在二○三○年前終止所有對化石燃料的投資,將四十五億美元捐贈基金挹注發展再生能源。

台大去年也宣布,要在「二○四八年達成碳中和」,成台灣首例。台大過去十年節電百分之九,預計運用廣袤的實驗林進行碳吸收。

童慶斌說,在校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時,非常鼓勵學生加入,各國推動減碳,也常抱持相同精神,「青年不只監督掌權者,他們也是行動者」,青年和政府應建立夥伴關係。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