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浪潮來襲,超乎政府和企業預期,台灣已有十一家企業響應再生能源倡議組織「RE100」倡議,與全球三百多家企業共同承諾,在二○二○至二○五○年間達成百分之百使用綠電。業界估計,在國際供應鏈和歐美碳關稅要求下,「RE100」勢必漸成標準配備,大幅推升綠電需求,營運成本恐大增,但「台灣看起來沒什麼對策」。
「每家企業一開口都是幾百萬度電,真希望都能統統滿足他們。」森崴能源總經理胡惠森說,這兩年上門買綠電的企業大增,隨便一家都要五、六百萬度起跳,目前賣過需求最多的是一年三千七百萬度,需求源源不絕,但開發綠電受阻,已供不應求。
他觀察這股綠電需求前幾年還不明顯,當歐盟喊出課徵碳關稅,蘋果、NIKE等大廠也喊要提前RE100,國內企業從觀望到開始開會討論,如今已進到「搶電」的白熱化階段,尤其台積電也是RE100廠商,截至去年至少簽下一點二GW(吉瓦)的綠電契約,包含沃旭能源在台灣的九二○MW(兆瓦)離岸風電,年供電卅五億度,業界才震撼「這是玩真的」。產業界擔心綠電供不應求,且價格會水漲船高,對企業競爭力殺傷力很大。葡萄王及大江生醫兩家生技業者都承諾RE100,已不約而同反映「綠電少、價格貴」,連「再生能源憑證」都難以取得,顯示綠電缺口已成燃眉之急。
「土地是綠能供給的主要障礙。」太陽光電發電系統公會理事長蔡宗融表示,政府目標是二○二五年光電裝置容量廿GW,後雖降至十二GW,仍要釋出約一萬公頃土地建置。農委會曾規畫嚴重地層下陷區約兩千一百多公頃開發光電,如果順利推動,現在早就有二GW,結果因畫設區位不當或地方抗爭,進度僅約一GW。
台灣再生能源推動聯盟秘書長高如萍說,政府的再生能源目標只看到二○二五年,確實很不夠,至少要二○三○年達到三成五以上,才有推動碳中和的基礎。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