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氣候危機 台灣困境
能源迷航…政府隱形 碳中和成死穴
  • 標準
  • sdg
  • sdg
  • sdg

能源迷航…政府隱形 碳中和成死穴

2021-04-27 聯合報/記者鄭朝陽、黃有容、吳姿賢/專題報導

政府至今未對「二○五○碳中和」氣候願景表態,作法也遠比國際保守,只開始研究「如何達到碳中和」。知情人士指出,政府不敢宣示的原因在於「不確定做不做得到」。本報獨家掌握台電預估未來十五年的用電需求,到了二○三五年,台灣用電將約成長二到三成,加上「二○二五非核家園」設定的能源結構高達八成是火力發電,學者認為這是二○五○淨零排碳或碳中和目標無法實現的主因,也是當今政府的死穴。

台電用電評估 經濟部已讀不回

台電去年底就完成這分預估報告,陸續邀專家討論相關變數。經濟部原訂去年底須依法公告未來十年用電成長預估報告,但拖延至今仍無下文,對台電的電力需求預估也不願表示意見。

雖然到二○三五年,行政院預估台灣人口負成長零點二二,但是台電預估用電量至少成長百分之廿,上看三成。

台電展望未來用電「新大戶」有電動車、國中小學班班裝冷氣、五G和產業回流、擴廠等。其中,電動車有政策引導增量,公務車、大型公車和一般小客車相繼在二○三○和二○四○年須全面電動化。其次是國中小校園將新增十五萬台冷氣,增加夏季用電;網路速度更快的五G基礎建設陸續完成,但基地台用電量是四G的九倍;而產業回流、擴廠更將推升用電需求。

由於攸關未來是否缺電和電源開發不易等危機,台電評估的考慮因素不少,例如氣溫上升趨勢、美國重返巴黎協定後的氣候行動是否加速,以及半導體擴廠與先進製程的耗電量等。

碳中和難達標 火力發電占比高

台電表示,電源開發至少要提前十年部署,但環保意識高張、地方民意反彈,讓幾個重要的燃氣發電開發受阻;加上氣候變遷干擾,去年乾旱,水力發電量腰斬,面對未來電力需求,台電會審慎因應。至於二○五○碳中和,一旦政府訂出政策,台電會設法滿足。

台電環保處副處長溫桓正表示,離二○五○還有卅年,可以十年為期分三階段思考:第一個十年是達成目前非核家園設定的燃氣、燃煤、再生能源各占五、三、二成的能源配比;中期的十年,要透過碳捕捉、氫能等創新能源技術降低排碳;長期的十年要靠科技研發,找出更新的減碳技術,才能達成碳中和。

不過,中央大學講座教授梁啟源、清大原子科學技術發展中心主任葉宗洸和許多環保團體都認為,政府設定二○二五年「無核電」的情境,不僅再生能源占比兩成要達標很困難(目前不到百分之六),藻礁爭議可能讓興建第三座天然氣接收站案「觸礁」,造成燃氣發電五成目標落空;就算三項都能達標,由於台灣是獨立電網,無法向外買潔淨能源,加上未來用電量大增、不穩定的再生能源要高度依賴調度性高的燃氣支援,火力發電占比居高不下,將使零排碳或碳中和目標無法實現。

碳關稅若開徵 台灣失去競爭力

12139200.jpg.jpg

葉宗洸形容,二○五○碳中和成為當今政府的死穴,在毫無對策的困境下,當然「能閃則閃」,不會主動碰觸這議題。環境品質文教基金會董事長謝英士也認為,台灣能源轉型迷航,學到德國的非核家園口號,卻學不到德國政府超前且周延部署的務實,二○二五不只是非核家園,恐也是缺電、高碳家園。

「中央沒有減碳決心,讓各部會能躲就躲」,綠色和平組織專案主任鄭楚忻指出,環保署先前公布第二期溫室氣體管制目標,工業部門排碳占全台總量五成二以上居冠,減排責任卻只有百分之零點二二,敬陪末座。由此可知中央沒減碳意志,經濟部、交通部自然無作為。

鄭楚忻說,台灣企業對G20承諾碳中和國家的出口額占總出口額七成,碳關稅一旦開徵,台灣產品就不必談競爭力了。

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行政院去年底就開會要求評估碳中和的可行路徑,從拉高再生能源比率、推動產業效率轉型、交通運具電動化等三項政策工具減碳,但較大的挑戰是電力需求一直提升,因此在循環經濟等各方面都還要再努力。

▌延伸推薦: 【碳鎖台灣/中】環保署誓言2050年零碳排「台灣不缺席」 但該如何與國際接軌? ▌《碳鎖台灣》數位報導: 碳關稅來襲 台灣準備好了嗎? 【碳鎖台灣/中】環保署誓言2050年零碳排「台灣不缺席」 但該如何與國際接軌? 再不減碳 我們都是氣候難民 要達成2050碳中和 專家建議這樣做 台企「轉大人」 減碳是門好生意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