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大疫之下 康復之後
康復之後4/焦慮、疑病 心理健康是新冠疫情下受忽略的隱憂
  • 標準
  • sdg

康復之後4/焦慮、疑病 心理健康是新冠疫情下受忽略的隱憂

2021-09-22 聯合報/記者許詩愷/專題即時報導

「為什麼是我?」新冠康復者一走進診間,劈頭向諮商心理師藍挹丰求助。責怪自己大意、或怒罵世間⋯⋯藍挹丰在過去三個月,撫平無數人對新冠肺炎的恐懼。不只確診者,害怕病毒而焦慮的個案也不斷問她:「會不會輪到我?」即使目前疫情趨緩,這些情緒仍迴盪診間,彷彿無形的新冠後遺症。

對心理師而言,焦慮來自「對未知的恐懼」。人們不知道病毒何處來,出門擔心被傳染;工作、家庭、學業陷入困境,下一步該往哪走?當這些情緒互相交織,負面情緒自然充斥社會各界。「傳染病不只危害生理,也不管你是否染疫。我們所有人的心,都同樣處於壓力之下,一起受傷了。」藍挹丰說。

疫情肆虐全球一年半,許多求診個案甚至處於「慮病症」邊緣。藍挹丰曾遇過,熟識患者不敢去大醫院看病,進入她的診間就匆忙拿出一張A4紙,寫滿了身體哪裡不舒服,疑神疑鬼,迫切需要建言,或者某種「保證」。

藍挹丰表示,恐懼是生物本能,讓人類遠離危險,從經驗中保護自己。過度膨脹的恐懼,卻會衍生對自我、對他人的強烈質疑。她說:「人與人失去信任,這是我在疫情中最擔心的現象。」

轉念何其困難。藍挹丰建議,「在害怕之餘,大家可以想想,我成功做到些什麼?」像是康復者成功戰勝病毒,或者社會一起努力,撐過了三級警戒;或多看看每天的解除隔離人數,鼓勵仍在第一線奮戰的醫護人員。這些行為都能帶來正向能量,避免把心思揪結火糸在令人「更焦慮」的事件上。

但據累計死亡人數達三萬的義大利倫巴底區資料,當地約有三成重症患者,在康復出院後罹患「壓力後創傷症候群(PTSD)」。主因是在病房中承受過大壓力,甚至看著臨床病友辭世,這已成新冠長期症狀(Long-COVID)的一大特徵。

此外,依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全球憂鬱症、焦慮症的確診人數,比疫情前多出三倍,家暴通報量也飆升。馬偕醫院協談中心諮商心理師羅惠群呼籲:「心理健康治療,應納入防疫戰略,以及醫療復健程序。」

台灣疫情爆發後,羅惠群也在診間安撫了無數民眾。每當患者問他,什麼時候能重返正常生活?羅惠群總回應,不該想著過去,「我們必須思索未來,該如何與病毒共存?」羅惠群認為,對未知的新世界無所適從,已導致民眾普遍焦慮。

「疫情趨緩只是個起點,這世界無法回到疫情之前的模樣了。」羅惠群建議感到焦慮或沮喪的人,可以與親友談談,更要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再對話;先回頭想想這段日子,曾為何所苦?又得到什麼啟發?才能逐步找出新方向。他也溫情鼓勵:疫情對社會留下種種創傷,修復期雖然一定漫長,「但你不孤單,我們每個人都同樣受苦,也都還在努力著。」

▌《康復之後》專題報導: 1.好不容易離開醫院 迎接他的是各種新冠後遺症 2.離開專責病房後 才是家屬折騰的開始 3.黃金復健期限將至 新冠後遺症復原路漫漫 5.為什麼是我?確診者和家屬揮之不去的記憶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