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大疫之下 大疫青年
【導讀】大疫青年—韌性是如何煉成的?
  • 標準
  • sdg

【導讀】大疫青年—韌性是如何煉成的?

2021-07-30 記者/報導組

盤踞地球一年半的新冠病毒,造就了最具韌性、順勢應變的一代年輕人。

對大學生來說,去年上了大半年的遠距教學,今年五月,突然「教室」就回不去了;接著畢業典禮成為虛擬、戴方帽的大合照是電腦螢幕的截圖。為大學四年總結的畢業旅行,只能在自己的房間神遊。

大疫之下的年輕人,還有更糟的事了嗎?有的。

五月決戰境外的疫情防線破堤,社區感染帶走700多條人命,更讓無數工作一夕蒸發。生活費來源的打工沒了;「畢業即失業」、甚至原本談好的工作,也變成「留職待命」。

搬出學校宿舍,租房、就算足不出戶,睜眼總得吃飯。若要回老家,暫時讓父母養,又怕帶病毒回故鄉。

新冠疫情像生命亂流,打亂了這代年輕人原本的職涯起跑節奏。但這代由九二一震殤、社會復元歷程中,出生、成長的20出頭的年輕孩子,似乎已接受「考驗」就是命運的必然,比起父母輩,他們善於利用科技、學習新技能、相互連結,為不可知的未來準備。

白領職不可得、就騎上機車、送貨、送餐吧,看風景、也跨出同溫層,看各種人。出國留學不可能了,那就到最缺人的物流業打工吧。沒有職缺,那就考研究所或國考吧——原本要留學的人,都留下來,競爭者成為歷史新高。

但是,這一切,「肯搯拿(韓語:沒關係)!!」他們自我解嘲、也自我喊話:困頓是一時的,而未來還沒來呢!

面對疫情亂流,坦然接受挑戰,甚至激發出更強的互助性格與社會責任。「韌性」、「利他」,植基在他們的DNA中。

七月底,政大一位教授在師生群組中,寫下:「你們今年畢業,挑戰大,不要把一步步逆風走的風霜都認做自己問題,就不是!維持紀錄,多年以後,也許你們才會知道這段時間給了自己什麼。保重,等你們日後分享。」

願景工程訪問了大疫之下堅持前進的年輕世代,讓他們訴說自己的故事。這是歷史夾縫中的縐摺,打造出個人生命中的堅韌轉折。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