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老人在台灣是剛開始,台灣65歲以上老人慢慢會愈來愈窮,」文化大學勞動暨人力資源系副教授辛炳隆觀察。
他表示,因為經濟結構改變,1990年代中期進入職場、目前40至60歲的父母,已經累積不到什麼財富,無法再多留什麼財產給小孩,若已有房子,就留給小孩;若沒有也就沒有了。而且各種老年年金保障愈來愈少,老年退休生活主要仰賴儲蓄,隨著55至64歲世代即將退休,台灣老人會愈來愈窮。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2019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若將全國1,552.7萬名有所得者,依可支配所得大小排序,分成五等分,最低所得組有310.5萬人,其中約有五成、153.8萬人為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人一年所得僅19.7萬元,顯示老人收入明顯偏低,容易成為財務脆弱族群。
主計總處調查的所得包括:工作所得、利息、投資收入、移轉收入(如政府補助或子女奉養),但不包含儲蓄。也就是說,老人收入很多是來自於子女奉養,或政府給年金、津貼。
老人再怎麼節儉,仍有相當生活支出,往往呈現入不敷出窘境。主計總處統計顯示,若將每戶可支配所得按戶數分為五組,最低20%第一分位組174.7萬戶中,平均每戶一年可支配所得為35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為36.8萬元。
但經濟戶長為65歲以上者,平均每戶一年可支配所得僅33.1萬元,平均每戶消費支出為35.4萬元,皆是各年齡層最少。顯示老人已經省吃儉用,卻還是入不敷出,如果沒有適足儲蓄將無以為繼,易陷入貧病之中。
主計總處科長莊文寬表示,家庭可支配所得低所得組的特性是,戶數人口少、賺錢人口少、所得收入少、老人居多。這當中,有部分老人戶屬於困苦,需要幫忙,但有部分可靠儲蓄支應開銷,勉強過得去。
弘道基金會執秘林博樺表示,多數老人雖然有儲蓄,依然很節儉,因為壽命愈來愈長,可能活到百歲,老人一直有很大的經濟生活壓力。
如果能夠鼓勵老人就業、投入有興趣的工作,不僅有成就感、延後退化,也能多一份收入,進而有助因應高齡經濟生活的風險。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