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體檢行的正義 整合資源尋解方
新聞眼/不斷對話 「行的正義」再向前
  • 標準
  • sdg
  • sdg
  • sdg

新聞眼/不斷對話 「行的正義」再向前

2021-06-21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

「移動」是人權,但不是人人都有這樣的權利。

聯合報系「體檢行的正義」兩年來展開偏鄉交通平權系列採訪,發現各地偏遠地區移動困境,幾乎面臨相同的問題:他們缺的不是資源,而是整合。當中央部會以本位主義提供各項車輛、服務時,僵守既有法規卻造成資源錯置。

八十三歲的旭海阿伯林春誧,卅年來天天接送在地人就醫、採買;九十七歲的梨山阿公雷森堯,曾有一年因為沒有車而不能離家;台東鸞山部落有媽媽每天必須騎車「五貼」載兒女上學;還有課輔班長年只能以藍色小貨車載學童放學。這些地方幾乎都有長照專車、復康巴士、通學補助,還有許多不在合法範圍內的在地白牌車,仍然無法滿足各種需求。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首度舉辦跨部會工作坊,各地方政府提到困境時,最困擾就是「整合」。中央法規為防弊、核銷,築起層層限制,再用計畫型補助把「人」給切割了,部會內彼此「打架」,衛福部有長照、復康,交通部有幸福巴士、小黃、共乘,彼此條件不同、作法不同,有的收費、有的不收費。

中央、地方縱向失聯,交通部推動幸福巴士、噗噗共乘,視為政績,地方政府連「司機怎麼找」、「經費怎延續」都不知道,衛福部去年推動擴大長照計畫,有地方政府昨天才第一次知道政策有更新。地方橫向局處也失聯,有的社會局想申請的預算,在昨天工作坊才發現,原來在衛生局手裡。

台灣「老」得太快,已可預見未來家庭支持系統將移轉到社區支撐,若台灣無法落實「人本交通」,從人的需求出發,如今偏鄉的困境,可能就是明天的日常。當移動需求被困住時,困住的不只是就醫、就學,更是社會、文化、階級,只有透過對話,「行的正義」才能再往前一步。

這幾年,學界、企業、政府開始投入,以需求出發打造不同模型,鬆綁法規、因地制宜,讓台灣移動平權持續在前進。雖然還是一條很漫長的道路,但透過不斷對話與改變,各單位都朝共同方向前進。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