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體檢行的正義 公車溫柔革命
捷運文化人人稱道後...台灣亟需一場「公車溫柔革命」
  • 標準
  • sdg
  • sdg
  • sdg

捷運文化人人稱道後...台灣亟需一場「公車溫柔革命」

2021-06-21 聯合報/記者蔡惠萍/台北報導

老人巍顫顫地抓著扶手上了公車,還沒坐定位,司機已踩下油門,老人左搖右擺、艱難地爬上低地板卻高座椅的公車、坐定。只要是公車族,你肯定都看過這日夜在公車內上演的畫面,司機急著關門上路、突然急煞…,即使是年輕人都難免險象環生。公車,能不能再溫柔一點?

早期的公車是運輸業,不講求服務品質,將乘客從A地送到B地就算完成任務。這幾年,台灣公車文化有不小的進步,不再像過去把乘客當成「貨品」,從運輸業變成運輸服務業;公車人口也愈來愈龐大,如今全台每天有兩百多萬人透過公車往返各地,尤其在高齡社會,公車成了許多長者依賴的交通工具。

公車 友善地對待乘客

但我們卻也發現,雖然公車文化進步了,但比起先進國家還是有段距離。橫衝直撞、急煞急駛、轉彎時不禮讓行人,公車肇事傷亡事件時有所聞,行動緩慢的老人更成為主要受害者—不論是公車上還是公車外,即使身手矯捷的年輕人在公車上摔倒的經驗,也所在多有。

司機 合理的工時環境

但另一方面,公車司機似乎也成了過勞的高危險群,值勤時昏迷甚至猝死在方向盤上的事件,這兩年屢屢躍上新聞版面,形成了公安隱憂。當司機長期處於高壓、疲勞駕駛的狀態下,自難能心平氣和地掌握方向盤,輕則欠缺耐性,重則釀出傷亡。

很多人將公車視為道路上的龐然怪獸,很多到日本搭過公車的民眾總會感慨,為什麼我們的公車這麼不溫柔?然而,這些都不是單一因素,牽涉乘車文化、駕駛習慣、業者心態及政府把關是否到位。

乘客 全然放心的搭乘

提到台灣捷運文化—乾淨、守秩序、有禮貌,連國外都稱道,成了台灣人的驕傲。如今,我們也需要一場公車的溫柔革命,希望公車司機及業者能友善地對待乘客;相對地,乘客也應養成好的搭乘習慣,並透過科技輔助及政府監督,乘客獲得舒適且安全搭乘經驗,公車司機也能擁有合理的工時,共同提升我們的公車文化。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體檢行的正義」繼第一部曲「行的難民」後,今天推出第二部曲「公車溫柔革命」,透過公車族、公車司機及業者的心聲,探討為什麼台灣的公車總是不夠溫柔,希望透過公車駕駛及業者、乘客、政府的努力與自律,降低公車傷亡率,讓公車成為更安全的交通工具,創造更文明的搭乘文化。

公車溫柔革命 我們能做什麼?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