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70多歲老人家,每年守著定存、績優股,安穩領利息、股息,有什麼不好?為什麼要騙老人家!」45歲的王小姐忿忿不平地說。多數的時候,王小姐的眼神是落在房子的某一角,那是她母親的房間。她75歲了,有些輕微失智,受訪前半小時,她才睡著。
王小姐過去五年在美國工作,去年中因疫情返台。回台後,她注意到,母親跟以前有些不一樣了,比如,她開始記不得事情,這輩子做了無數次的拿手好菜,現在做到一半,會不知道怎麼做下去。
幫媽媽整理房間時,王小姐驚覺媽媽的900多萬元定存不見了,另一個換算市值約300多萬元的股票帳戶,也清空了,「這些錢,都是我爸爸生前努力積攢,要照顧媽媽餘生的錢,現在居然被偷走了!」王小姐說到這裡,情緒開始潰堤。
熟人變加害者 傷財更傷心
王小姐口中的小偷,是一家知名銀行的理專,跟家裡往來十幾年了。過去,王媽媽常買完菜就順路到銀行辦事,理專A先生總是殷勤招呼,還帶她到VIP室休息、喝茶,「沒想到,就在這一、兩年間,他趁我們不在,說動了我媽媽解掉定存、賣掉股票,分批買進國外股票,」過去一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好幾家公司股票大跌,王媽媽的帳面上浮現了幾百萬元虧損。
「我們急著找理專,他都說在忙;佣金他在賺,風險老人家扛!」王小姐問媽媽為什麼要把定存解約,王媽媽總是講不清,只說:「理專說我退休了,要會理財」,「這個產品很好,之前很多人都賺到錢。」
類似王媽媽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台灣上演。這些年長者,或因銀行理專不當勸誘,投資了不符合自己風險屬性的金融商品;或因保險業務員連哄帶騙,解舊換新,買了負擔不起的新保單。更別說,還有無良理專讓老人家在不明就理下,簽了空白文件,說好要投資,實際上詐光老人資產。這些高齡者權益遭到侵害的現象,稱為「高齡金融剝削」。
金融評議中心董事長、陽明交通大學科技法律所特聘教授林志潔解釋,高齡金融剝削,主要是指照顧者、或其他具有信賴關係的人,為了自己或他人利益,在非法或未授權的情況下,不當使用或支配高齡者的財產。
一般詐欺案是針對不特定對象詐騙,金融剝削的加害人,更多是認識的人,比如,子女、親友或理專等。從樣態看,可分為兩大類,一是涉及金融商品的剝削案,如投資型保單;另一類是非金融商品,但同樣侵害年長者的財產,如時有所聞的非法「往生互助會」或「粉紅收屍團」等。
林志潔表示,會到評議中心來的案件,主要是金融商品爭議,但這也只是冰山的一角,「很多長輩碰到了,都不敢講。」金融剝削一旦發生,長輩面臨的不止是金錢損失,更因加害者多是熟人,造成「信任關係的斷裂」,這種心靈創傷,往往讓長輩餘生面臨極大煎熬。
選良心或業績? 理專陷兩難
中國文化大學教務長方元沂說,根據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分析,2013年到2017年,70歲以上美國人因高齡金融剝削,平均損失4.18萬美元(約新台幣100多萬元)。美國許多機構也提出各種高齡金融剝削損失數字,因範圍及資料時間差異各有不同,每年從幾十億美元到幾百億美元都有。
至於台灣一年有多少年長者被金融剝削?損失金額多少?目前尚未有專門統計。不過,從評議中心統計顯示,去年申請評議的銀行業案件,60歲以上的申請人占了四成;內政部警政署統計也顯示,年長者被詐欺情況日益嚴重,去年65歲以上被害人數已達3,549人,比起前兩年持續增加。台灣的高齡金融剝削問題,不只存在,且愈來愈嚴重!
金管會法律事務處長徐萃文表示,這幾年來,金管會相當重視高齡金融剝削問題,包括制定「樂齡指引」宣導、推動公平待客原則等。但是,無論政府再多的宣導、要求,年長者被騙案件還是一再發生。
「這是結構性問題」,曾任金管會主委的立委曾銘宗指出,利差、投資及手續費,是銀行主要收入來源,早期,銀行以賺利差為主,現在利率低,手續費收入比重愈來愈高。很多銀行為了賺手續費,訂有績效額度,對理專或行員來說,在銀行要求及自已也想有表現的雙重壓力下,多數很難真正考慮到客戶權益。林志潔也說,「要他有業績,又要他做聖人」,這太困難了!
依國發會推估,台灣在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即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超過20%。加上疫情後利率持續走低,金融機構追求獲利壓力大,都將讓年長者遭受金融剝削的威脅升高,也讓高齡金融剝削成為必須面對的迫切危機。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