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觀點 觀點新世代 社會
焦慮世代的暖心陪伴—「溫度日記」讓你記錄最真實的自己
  • 標準

焦慮世代的暖心陪伴—「溫度日記」讓你記錄最真實的自己

2021-01-28 社企流/李沂霖

面對生活中的忙碌、焦慮,寫日記是多數人會嘗試的方法之一。點進「溫度日記」,療癒的插畫、輕柔的音樂,讓人能瞬間進入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把工作、生活上的煩惱,都安心地傾倒在此。

這處讓無數人安放焦慮、煩惱的忘憂島,是陳年在 2016 年所建置的。

彼時,身為工程師的陳年,因工作過勞身體不適,休養期間,他開始大量地閱讀,並提筆寫下當時的生活心境,從而發現文字抒發對於釋放壓力、整理心情相當有幫助。他因而開始尋找記錄工具,卻都覺得不符合自己的需求。

於是,他自己寫了一個網站,可以更便利地記錄生活、抒發心情,而這就是溫度日記的前身,版面與功能都較簡易。起先,陳年僅分享給身邊幾位朋友,沒想到這項工具不僅在朋友圈中擴散開來,更有部落客撰文推薦,帶來越來越多的使用者。

「這才發現,來到溫度日記的許多人,都正在經歷一些生命上的轉折和低潮,但因為對外經常需要塑造一個好的形象,許多壓力、情緒都獨自承擔著,一直維持在緊繃的狀態。」陳年說道。 溫度日記就像一個避風港,可以讓人在這裡呈現自己最真實的那一面,允許自己軟弱、沮喪、哭泣,可以卸下社會賦予的所有身分和標籤,只單純做你自己。」

當陳年發現到,輕憂鬱、心理亞健康的現況越來越普遍,透過書寫日記有助於現代人紓壓、放鬆時,他於是決定繼續發展這項 side project、開發 app,更吸引了早期用戶楊珈宜加入,成為共同創辦人。

11258926.jpg.jpg

起先,楊珈宜因對溫度日記的喜愛而加入擔任實習生,而後隨著使用者越來越多,陳年已逐漸無法顧及開發和營運,但兩人都非常希望能讓溫度日記的影響力持續下去,因此,楊珈宜決定暫時休學,正式加入溫度日記的營運行列。

目前,陳年主要負責程式、網管;而楊珈宜則包辦營運、客服、行銷的工作。陳年表示,「作為用戶,珈宜更能理解使用者心理、並在流程設計、用戶關係經營扮演重要角色。」

不只是冷冰冰的記事工具,更要做你最信賴的閨蜜

隨著科技進步,記錄生活的 app 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讓溫度日記持續擁有忠實粉絲?

「溫度日記無論是在使用功能上,或內部介面中,處處能發掘到暖心的設計。」

「使用溫度日記後,讓我更加珍惜生活裡的一些小小改變、小小感動。」

「溫度日記彷彿找回過去最單純的記憶,那個不被過多資訊干擾的時代。」

11258873.jpg.jpg

閱覽數千則使用者回饋,無不提及溫度日記的暖心、純粹及療癒。

以「女孩們最信賴的貼心閨蜜」為定位的溫度日記,在整體設計風格上,以手繪風插圖營造溫馨的氛圍,並提供數款手繪貼圖作為記事時的妝點,讓數位記事體驗就如手帳般「不只是制式化、冷冰冰的日記 app」,多名使用者如是說。

而在功能設計上,除了滿足基本的記錄需求外,溫度日記還創造了一位「虛擬閨蜜」Alice,不定期與大家分享近況、心情感悟、或一些生活哲學。

陳年形容,「日記本就像一個小房間,當你想一個人獨處的時候,可以在小房間裡沉澱心情;而當你想要與其他人互動,就可以進入交誼廳『Alice 說晚安』,看看溫柔的短文字,補充一些能量。」

楊珈宜說道,「每個人都有相似的煩惱和迷茫,我們並不是孤單一人在經歷這些事,Alice 想讓大家知道,雖然生活很不容易,但我們都很努力在各自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去經歷自己的人生」

此外,溫度日記也設有「交換日記」、「投稿日記」的功能,前者是為讓朋友、伴侶間可以將共同的回憶記錄下來,留下生活的軌跡。

後者則能讓人重拾老派的浪漫,將日常心情感悟投稿至公開日記牆上與筆友分享,「多數人在社群軟體上習慣於分享光鮮亮麗的模樣,而我們則希望透過筆名分享的方式,讓進來的每個人無須刻意經營、塑造形象,能保有自己最舒適、真實的樣子。」

比起單純記錄事項的工具,溫度日記更像是一位會傾聽心聲、守住秘密的朋友,陪伴大家度過日常,撫慰每一次沮喪、挫折的時刻。

11258874.jpg.jpg

累積數萬名註冊用戶、會員續訂率高達 9 成

從一項 side project 到正式成立公司,陳年分享,在草創期最困難的莫過於尋找商業模式,「得一邊寫程式、一邊找資金,校長兼撞鐘,實在心力交瘁。」歷經市場調查、產品定位調整後,溫度日記從原本的文青簡約路線,轉為如今的數位手帳風格、以女性為主要客群,並推出會員訂閱制服務。

3 年來,溫度日記已累積數萬名遍佈國內外的註冊用戶,訂閱會員續訂率高達 9 成。

「我們很幸運地遇見了很多人,每一分支持和鼓勵都是走下去的動力。」陳年感性地說,不少使用者除了為給予正面的鼓勵外,也會主動回報問題、提供建議,作為開發者,這些都是很寶貴的回饋。

此外,陳年也分享,創業路上,與同樣為理想奮鬥的創業家交流也是重要的支持力量。2019 年,溫度日記加入社企流 iLab 計畫,除了透過課程及工作坊中習得創業基礎技能外,也在此結識了其他領域的創業家,「對外,我們都要展現心臟有多大顆,各種辛勞和困境只能往肚裡吞。但在社企流裡,能真摯地分享苦水和脆弱、從中彼此扶持,每每都讓人感到再次充電了。」

歲末年終,邀請你慢下來聽聽自己的心聲

隨著用戶數持續增長,也有越來越多非華語用戶使用,「我們聽到越來越多要求英文版的呼聲。」陳年與楊珈宜提及,接下來,溫度日記除了會持續以使用者需求出發設計功能外,亦會將英文版及多語系版本列為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

2020 年最後幾個月,溫度日記發起「致親愛的我自己」徵文活動,邀請大家在歲末年終之時,寫一封情書給自己。在溫度日記粉絲專頁上寫道:「生長在一個快時代,慢下來實在太困難,可至少在寫信(日記)的當下,我們有一個機會專注在自己的思想與感受上。」

溫度日記始終盼望,每個人都能透過真實的記錄,收藏美好與快樂的瞬間,安放無以發洩的情緒,為身心靈充飽電後,再繼續出發。

11258924.jpeg.jpg
本文轉載自社企流「社創團隊專訪報導」。社企流自 2014 年起,啟動 iLab 育成計畫,致力成為社會創新創業者的引擎,並透過專訪,帶領讀者認識參加育成計畫的創業團隊,深入探索每個團隊動人的故事。 第三屆iLab孵化器第五梯次現正報名中,徵件至2021年1月31日止。 +了解更多 iLab 孵化器立即申請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