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TVBS 信望愛永續基金會主辦,聯合報系願景工程與世新大學協辦的 2020 年華文永續報導獎終於在日前落幕。競賽作品中,有一組聚焦大稻埕老屋新生的報導格外引人注目,最終獲得學生組平面類人氣及特別獎。該則專題出自今年所有入圍者中最年輕的團隊,四名學生都才正升上高三;她們是目前就讀於北市中山女高的李苡慧、張清揚、王家葳與吳欣愉。
在〈傳統街區存亡?大稻埕與老屋新生風潮〉專題報導中,她們透過對歷史資料的爬梳,以及對當地店家、街區藝術發展協會的深度訪談,還有針對逛街民眾發放的大量問卷調查,完整呈現大稻埕從輝煌到沒落的歷史,也企圖探討近年老屋新生風潮吹進傳統街區後,所帶來的衝擊和改變。
評審團形容,她們就像「長江後浪的後浪」
值得一提的是,她們沒有企圖採取「中立」觀點,讓「傳統」與「多元新生」意見平衡並陳後,再給個不偏不倚不過不失的蒼白結論作收。相反地,她們踩定立場,認為擁有大量珍貴老屋的大稻埕街區並非不能新生利用,但店家種類、風貌都應該切合當地形象,才能讓大稻埕的特色延續下去,而不是為了迎合文青消費市場,不顧文化脈絡地為新而新,為轉型而轉型,最終變成和其他商圈大同小異的模樣。
調查小組成員王家葳說:「其實很多新店家的風格和大稻埕格格不入,在外觀、商品性質上也不一致。如果這樣的店家越來越多,那麼大稻埕也許會變得越來越像『一般商圈』。」
這無疑是個尖銳的評論。究竟哪些商圈符合他們對「一般」、「沒特色」的定義呢?她們異口同聲答道:「就像三峽、淡水的老街那樣,去哪裡都是長一樣的。」
從單純追求分數到主動走入人文科學
教人好奇的是,為什麼一群正值青春年華的高中生,卻會對大稻埕老屋新生這個略顯「老氣」的題目有興趣呢?原來,四人是中山女高人文及社會科學資優班(人社班)學生,對人文地理本來就有興趣,加上其中幾位原先就會去大稻埕逛「文青店」,後來高二被要求分組選定專題論文題目時,就決定以大稻埕為目標,探討歷史街區轉型的更多可能性。
為了做好這個題目,幾名成員從 2019 年 9 月就開始分工。吳欣愉光是為了寫好大稻埕歷史回顧,在課業繁忙之餘抽空讀完八本書才下筆。李苡慧等人為求能清楚呈現民眾對老屋新生的看法,甚至作廢上千份的第一版問卷,只因為自覺題目設計不佳;後來出現在作品中的民眾調查,竟是她們一再琢磨過的第四版問卷。就這樣,她們一面兼顧課業,一面撥空到大稻埕進行採訪研究,終於在今年 6 月完成他們厚達 60 多頁,多達三萬五千字的專題論文。
論文完成後,她們為了讓更多人看到研究成果,也希望自己的作品能發揮更大效益,將文章架構修改後,切出一小部分作為專題報導,並將作品投件到華文永續報導、地理奧林匹亞等競賽中。有些競賽對作者名額有限制,無法將所有人名字都列上,她們也不以為意,笑著說反正彼此感情好,大家會自行分配獎項,沒差啦。
老街新生不能光要文青味兒 讀書也不完全只有痛苦
專題完成後,她們對於歷史街區的想法也有所改變。例如有些人本來覺得老街多了現代化的文青店不是壞事,或許能因此吸引更多年輕人駐足。然而她們現在認為,「新生」不能不顧街區歷史脈絡發展,否則很容易失去特色;唯有讓老街持續活出有別於它方的本色,才能兼顧傳統文化傳承及商家生計。
作為最年輕的報導獎入圍者,四人中目前有兩位對媒體相關工作有興趣。其中,李苡慧想從事行銷、廣告工作,希望升上大學後可以就讀相關科系。張清揚則因為母親在電視台工作,加上之前受韓劇《皮諾丘》(피노키오)影響,而且平常就會閱讀報導者、商業週刊的文章,最希望以後能進入天下雜誌從事編採工作。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