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世代 囚居晚年 老宅不修處處險
影/老宅處處險 阿公自救靠雙手
  • 標準
  • sdg
  • sdg
  • sdg

影/老宅處處險 阿公自救靠雙手

2021-04-01 聯合報/記者許詩愷/專題報導

「白浪滔滔我不怕」是句台灣人琅琅上口的兒歌,但汪洋遍佈危機,水手怎能不怕?除了勇氣,他們更依賴自律。家用品必須收納整齊,才能抵抗巨浪衝擊,數量有限的淡水和存糧千萬不得浪費。這些討海人才懂的生活細節,讓前半生都在海上度過的華爺爺,在九旬生活中以「安全」為最高準則。

19歲那年開始跑船,從廣東搬來台灣,如今老水手華爺爺高齡93,他住在基隆市暖暖區一棟老舊矮房,說話仍帶著濃濃粵語口音,他並不想透露姓名。

老屋裡頭毫無雜物,步行動線一路暢行,這是討海人的好習慣。他中年上陸之後,曾當過工地監工,和機械器具、五金扳手為伍。只見白髮蒼蒼的他高舉手中拐杖炫耀:「這是我自己做的!」

金屬伸縮桿原是鄰居丟掉的拖把,彎曲握柄則從報廢雨傘拆下,只有橡膠頭來自五金行,價格十塊錢。

華爺爺至今仍會搭公車出門買菜,逛完市場再去五金行走走,是他最愛的興趣。臥室裡五斗櫃除了放滿藥片,更塞著各尺寸螺帽、塑膠管、工具,「平常有空時,手癢,就會想做東西啊!」他說。

把自製拐杖當消遣,還忍不住一支接一支,數量多到必須送鄰居。華爺爺仍不滿足,開始愛上改造房屋,既活化腦力,也連帶設計出他專屬的無障礙空間。

如同多年前在船上的習慣,家具必須穩定靠牆、零散物一定得放進櫃子裡、所有轉角都依自己的身高加設扶手,畢竟華爺爺深有感觸,「遇到狂風巨浪時,船艙裡的扶手能救你一命。」

接著,華爺爺在牆上釘掛鉤,把掃把抹布通通掛上牆,「這樣才不會踩到,跌倒。」再來連老電風扇都不放過,先把塑膠外殼鋸短,自己重新配電線,再把電風扇放到櫃子上,就是要讓地板淨空,減少絆倒風險。

華爺爺還在臥室電話上「1、9、0」三顆按鍵貼了防滑貼紙,再用螢光顏料塗色,「萬一我晚上身體不舒服,或瞎掉了,要怎麼求救?」改造一番,他有自信能自主求援。

11918257.jpg.jpg

國民健康署於106年曾針對3280名、65歲以上長者進行「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其中高達495人自述在一年內有跌倒經驗,比率達15.5%,等於每6名老人就有1人曾因跌倒受苦。

國健署進一步分析,長者的室內跌傷地點「第一名是臥室、其次客廳、第三名為浴室」。但超過六成長者,在跌傷後仍然沒有採取任何防跌措施,顯現長者及家人對空間安全缺乏警覺心。

在暖暖區進行社區營造的「左下角工作室」專案負責人江淑芬形容,她看過那麼多長者,華爺爺是眾多「獨居老人中的第一名」,他60幾歲就開始為老後生活做準備,還樂於向街坊分享經驗。

「讓長者吸收『安全意識』,是最重要的一步。」江淑芬表示,輔具不是救命丹,安全仍取決於人。她強調,當被照護者、照護者雙方都同樣謹慎,才能盡量減少風險,發揮修繕房屋的意義。

▌數位專題: ‧老宅困老人 台灣難解的雙老難題 ‧居家醫療 拯救被老屋困住的長者 ‧四代同堂、家中有家 打造理想老後居所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