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觀點 採訪線外 採訪線外
《永續林業》追逐森林中的些微火光
  • 標準

《永續林業》追逐森林中的些微火光

2021-05-17 聯合新聞網/游昌樺

籌備已久的專題,最怕碰上突如其來的大事,整個流量被淹過去一波不說,甚至還會被問:你們到底做這個要幹嘛?

要跟你討論啊傻子。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充滿著無窮盡的對話,雖然我也知道,討論明天融資會不會多殺多,有沒抄底?還是誰到底腳麻準備睡韭菜公園一定是更有愉悅度。

其實在結束砍伐天然林之後的林業,存在本身就是個尷尬的延長賽。

但是,對手正是被喚醒環保意識的大眾,物極必反,早年不顧一切的用國家力量改變地景,之後受到的反撲竟然是無限大,且激進單一的認為,台灣愛講永續,但連人工林的討論都常年失語。

我記得我在離開大雪山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如果只剩綠意的人工林,到底是傷害還是浪費還是展現台灣人愛地球的表態?同車的林務局官員緊張了起來,他問,這樣的報導不會太挑釁嗎?

我們判斷這可能還是台灣讀者不太喜歡的題目,一來背景負擔有點沈重之外,靠影片跟文字在網路上的流傳,真能影響什麼?更多的雲端伺服啓動?甚至還看到罵我是收錢的反環保害蟲,酸民如此簡單幸福的展現他的無腦,歐印吧,報明牌的我是否都比記者的我,讓你更有信任感?

不過我們還是不會放棄,這一趟的林業摸索,藉由產官學等等不同層面,試圖撞擊林業停擺多年之後,要從零開始,會面臨到的各式光怪陸離現象。

而且,一旦要確實提升自給率,這種三天疏伐兩天自high五天沒事幹的狀態勢必要扭轉,換言之,如何讓林業得以被需要的另一面,其實就是,這些林業份子也無從再閃避自己的責任,從職場勞安到設計美學跟環境保護,都只是開啓對話後,林業跟社會重建彼此信任關係的逐一關鍵。

每一篇的影音有時很難產,找不到受訪者,但有時又很順利,人物跟影像如同上次所說,像是台灣杉木碎片從天降臨之外,不斷藉由討論讓舌頭多層次的分岔,只是希望能夠扭動一些觀者對於台灣新聞報導影片刻板的想法。

雖然有人規勸,稱讚自己的話別說,但是,如果每一段岔路都能差異新的感性,至少是個四十多分鐘的另種動員,讓同在這域內之地的台灣,成為一個小小起點,追逐森林中的些微火光。

▌延伸推薦: 【數位專題】告別不義之材 【影音專題】台灣超有材—先砍自己的樹 【影音專題】台灣超有材—活了卻不成材 【影音專題】台灣超有材—讓國產材進你家 【影音專題】台灣超有材—老將新兵撐住林業斷層

衷心感謝團隊的每一位,容忍我的各種任性跟沒用,也謝謝每個幫推的友人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