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六年前那隻由貨車上摔落街頭、重傷流淚的河馬「阿河」嗎?「阿河輓歌」揭示了動物展演、不當運輸及缺乏大動物醫療等陰暗面,催生出「動物展演管理辦法」。此法施行快滿一年,官商依舊牛步,目前全台拿到許可證的各式休閒農場、動物園等業者僅有兩家。何時對尚未通過審查的展演場所處分,農委會目前沒有腹案。
聯合報系願景工程推出「現代動物園」多媒體報導,檢視動物福利。事實上,動物園並非動物的「快樂天堂」;不讓鳥飛,所以紅鶴被「剪翅」、柵欄裡的馬來熊等動物出現不斷踱步等「刻板行為」,動物園讓野生動物來到遊客眼前,卻可能扭曲動物天性、犧牲動物福利的做法,正與現今動物權的思潮背道而馳;專家認為,這是現代動物園宣稱「教育」功能最該省思的一環。
展演動物業在台發展超過百年,包含公私立動物園、休閒農場、遊樂園等,據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統計,展演單位超過一百家,長期無法可管。研究員陳庭毓表示,經營者是否虐待動物、過度繁殖、安樂死,外界無從得知。
六年前,台中天馬牧場明星動物「阿河」從苗栗返回牧場途中,因運送缺失摔車,但因為缺乏吊掛大型動物的機具及場地救傷,重傷的阿河輾轉送到私人漁塭養傷,竟又被吊車重摔,最終不治。
阿河之死讓社會看見動物展演管理的諸多疏漏及無方。在民氣之下,展演動物終在前年納入「動物保護法」規範。去年九月農委會頒布「動物展演管理辦法」,要求業者需申請許可證、提具營運計畫書、接受外部審查等。但管理辦法頒布將滿一年,至今只有兩單位拿到許可證: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台中市神馬郡休閒農場。其他如台北市立動物園、新竹市立動物園、台南頑皮世界等觀光熱區,都還在申請中。
農委會畜牧處動保科科長鄭祝菁表示,法規修正後才發現,圈養物種很複雜,鳥類、靈長類、爬蟲類等上百種,須外聘專家審查,才能判定展演場所的空間規畫、飼養方式是否符合動物福利。鄭祝菁說,農委會考量地方政府的人力、執法合理性,很難訂立時限開罰,只能呼籲業者盡快提出申請。
不過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調查員林婷憶追查發現,地方冷熱有別,較積極的台中市要求業者九月前提出申請;但相對消極的如高雄市,至今還未見行動。
台大獸醫系兼任助理教授彭仁隆表示,若不是法規強制或為了和國際接軌等外在推力,大半動物園缺乏動機改善動物福利。台灣較進步的台北市立動物園十多年前開始反思,不再對鳥剪翅,改搭棚架式鳥園,兼顧遊客觀賞和動物福利;最近他們還決定不再圈養非洲象,待千惠和美代過世後,將把空間挪來照顧鄰近國家受傷的亞洲象。
彭仁隆說,動保已是國際趨勢,動物園須積極考量動物福利,改善空間及展示方式。他以荷蘭 Apenheul Primate Park (靈長類公園)為例,為了動物健康,一年只開放四月到十月,全無籠子和柵欄,即便遊客可能遭猴子攻擊,動物園仍堅持對遊客的教育意義。
「動物園的演進取決於人類要給動物多少權利,放掉多少自私情懷,為動物多想一點。」彭仁隆說,如何善待動物,專業者必須「想得比遊客多」。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