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海洋危機 離島哀愁
大陸垃圾衝浪來 藍眼淚哭了
  • 標準
  • sdg
  • sdg

大陸垃圾衝浪來 藍眼淚哭了

2018-03-21 聯合報/本報記者賈寶楠
3567246.jpg.jpg

黃昏時分,馬祖南竿的復興沙灘上人潮愈聚愈多,等著入夜後欣賞被CNN列為世界十五大奇景之一的「藍眼淚」。但這晚運氣不好,只見大量塑膠袋夾雜廢木條等垃圾隨一波波潮汐席捲而來,海水混合五顏六色的垃圾,變得汙濁而濃稠,夜光藻發出的微弱藍色螢光,肉眼難辨。

雖然看不見藍眼淚,馬祖的海岸線卻沒有一天不哭泣!

上午淨灘 下午垃圾就漂來

「明明鄉公所上午才派人淨灘,下午垃圾又趕來報到。」在地導遊說,今年雅虎旅遊票選全世界必去的十個小島,連江縣排名第五;去年台灣票選「一生必去的自然景觀」,連江更排名第一。只可惜,海漂垃圾幾乎毀了世人的美好想像。

連江縣政府推薦觀賞藍眼淚的地點,遍及南、北竿和東、西莒等廿多處。馬祖環保人士陳建盛感嘆,民眾對藍眼淚的想像,可能是「照騙」的結果。實際到馬祖幾個沙灘湊近一瞧,讓人屏息的不會是藍眼淚,而是沙灘上又多又臭的海漂垃圾,「藍眼淚的螢光藍應該改名為『垃圾藍』」。

仁愛國小校長王建華更直白地說,前來「追淚」的攝影同好和遊客都心知肚明,只會挑較沒垃圾的海岸取景。遊客王月花這次來只見垃圾不見淚,全家只好敗興歸。

「的確很諷刺,垃圾竟與美景共存。」連江縣環保局長張壽華說,來自福建九龍江、閩江及沿海養殖漁業的海漂垃圾,是金門、馬祖、澎湖三座離島的共同夢魘;這問題困擾馬祖已久,當地人也習以為常。

海漂垃圾 一年超過六百噸

連江縣每年海漂垃圾達六、七百噸,木竹、保麗龍是大宗,六成垃圾出現在沙灘,比較方便清理,其他都卡在消波塊、礁岩和防風林等死角,只能眼睜睜看垃圾日積月累。

去年七月強颱尼伯特過境,許多沙灘、碼頭遍布厚厚一層以保麗龍為主的垃圾碎屑,這場怪異的「七月雪」甚至綿延上百公尺。

張壽華說,只要對岸下大雨或颳強風,隔天環保局就會忙著清海灘垃圾,最後運回台灣焚化「全民埋單」;垃圾現身位置隨季節有所不同,夏天吹南風,南邊就有垃圾,冬天颳北風,垃圾就在北邊,災情以南竿的復興村、清水村最嚴重。

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主任郭瓊瑩意識到海漂垃圾問題的嚴重性,五、六年前開始帶福建省閩江學院的交換生到馬祖淨灘,交換生事後在微博寫道:「藍藍的大海面前,滿滿的垃圾。我們是以一種怎樣羞愧的心情,在馬祖撿這些漂洋過海的垃圾?」郭瓊瑩說,藍眼淚與垃圾共存的諷刺現象,提醒兩岸政治擺一邊、環境擺中間,若不合作解決,傷害的是世界級景觀和雙方情感。

神話之鳥 來到馬祖也受害

海漂垃圾也正破壞馬祖生態,威脅「神話之鳥」黑嘴端鳳頭燕鷗。張壽華說,這種燕鷗消失近百年,一度以為絕種,二○○八年他在北竿拍到一隻成鳥,下嘴喙卡在印有「酸奶」的瓶蓋上。這隻被暱稱「小管」的燕鷗,引起全球關注馬祖環境。

為了對抗海漂垃圾,政府開始動起來,國家級清水濕地掛起廿公尺長巨網,讓進犯的保麗龍、塑膠袋等,卡在三公尺高網子上,是馬祖與海漂垃圾這場戰爭最真實的寫照。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