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海洋危機 還我藍海
減塑膠救海洋 你我都可以做到的9件事
  • 標準
  • sdg
  • sdg

減塑膠救海洋 你我都可以做到的9件事

2018-03-21 聯合報/本報記者賈寶楠、鄭朝陽

海洋垃圾從何而來?是誰丟的?一直都是各國最難解的問題癥結,造成無法有效進行源頭管理,讓海洋累積的垃圾「沒有最多、只有更多」。檢視當前官方的作為,說的比做的多,連最基本的垃圾監測與調查都付之闕如,要還海洋清淨面貌,還沒有樂觀的理由。

禁用塑膠袋 法今年實施

其實,環保署二○一五年三月就擬定「海漂垃圾處理方案」,提出「落實源頭管理、廢棄物源頭減量」、「建立非分解性漁業廢棄物收集回收處理管道」、「推動淨灘、認養海灘」等工作項目,署長李應元日前也親自參與淨灘宣示決心。

環保署跨出重要的一步,但綠色和平組織海洋減塑專案主任顏寧認為,中央對台灣自主減量海洋垃圾缺乏決心,也沒有願景。

顏寧指出,法國已宣示今年內要全面禁用一次性餐具和塑膠袋,歐洲議會也正討論前年訂出的減塑目標,如何從平均每人每年使用兩百個塑膠袋,二○二五年減到只剩四十個,台灣還停留在管制購物用塑膠袋,明年起不能提供免費塑膠袋的店家從二萬家擴大到九萬家。

監測找源頭 落實真減量

荒野保護協會守護海洋專員胡介申說,面對非典型來源的海洋垃圾汙染,台灣連監測工作都還沒有展開,在地的學術調查只有三篇,不充分了解海洋垃圾的成因,就很難找到真正源頭減量的方法。

台北市環保局長劉銘龍也認同垃圾監測調查的重要性,他說,能分析垃圾來源、種類和原因,才能對準問題提出解方。例如北市的基隆河、新北的淡水河、高雄的愛河等,平時都派船打撈水面垃圾,但未進一步分析降雨量、季節等條件,也沒仔細分析垃圾的新舊、種類,中央統籌來做,執行方向會更精準。

劉銘龍說,海洋垃圾就是被丟到海裡的廢棄物,有些是民眾缺乏公德心亂丟,有的像早年露天垃圾堆置場的垃圾外流所致,一方面要盤點這些行水區垃圾場,盡早清除、焚化舊垃圾,也要檢視垃圾流入海洋的「缺口」。

劉銘龍指出,例如北市是全台少數在街頭設垃圾桶的城市,方便民眾丟垃圾,有助減少垃圾流入海洋,也值得政策參考。

3575989.jpg.jpg

歐盟救海鳥 輔導代處罰

台灣海洋大學海洋事務與資源管理研究所教授邱文彥說,海洋垃圾來源太多,「無法確定行為人」正是各國處理海洋垃圾最頭痛之處。國際組織研討後認為,與其在茫茫人海中抓行為人,政府不如和民間建立夥伴關係,輔導企業、民眾做對的事,就能減少製造海洋垃圾的行為人,也就是「源頭減量」的方法。

胡介申舉例,像歐盟調查發現,塑膠顆粒原料容易在運送過程中流失,逸散到環境中,便提供生產者和運輸業者方法,搬運這些小顆粒塑料時,在貨車尾門底下鋪墊子,收集散落的原料,小小的舉動,確實降低海鳥啄食環境中塑膠顆粒致死比率。

邱文彥表示,這種以輔導代替處罰的觀念,台灣在防治海洋垃圾方面似乎還沒完全開竅,建議環保署進行跨部會的合作討論,集思廣益,但前提是要能找出垃圾來源,才能談合作對象。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