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在濱海小漁村,靠海吃海,海邊長大的孩子隨著四季變換在海邊抓螃蟹、挖海瓜子、撿海螺,不但加菜,也能賣錢幫忙家用。記憶中,孩提時候的海邊好美,鮮少有人工垃圾。
新竹海岸線多屬沙灘和礫灘,容易親近又生態豐富,每逢假日總是吸引滿滿人潮。常見年輕父母親帶著年幼孩子玩沙戲水,或是情侶甜蜜攜手踏浪,偶爾也見失戀人兒黯然獨坐在石頭上沉思,一幕幕都是人間景致。
那時的海岸線常見各式濱海植物,像是馬鞍藤、濱刺麥、林投、木麻黃等,還有植栽工班全年無休在苗圃陪芽育苗,沿著海岸種植護沙的濱海植物。現在因為大型海堤遍布海岸線,濱海植物也較少見到了。
海岸漸漸充滿垃圾,塑膠袋、眼鏡盒、拖鞋、寶特瓶、酒瓶、廢棄漁網、大型保麗龍,還有誇張的針頭、冰箱、音響、棺材板…等。這樣的海岸任誰見了都搖頭,很難再視而不見地歡喜戲水、欣賞夕陽美景。
海岸景致也改變很多。小時候海邊有很多圓形或方形的防空洞,都是水泥砌成,約高兩公尺直徑五公尺,每隔幾百公尺就有一個。現在這些防空洞都已沒入沙堆之中,有的甚至已經沒入海底。政府護海工程陸續投入數量眾多的水泥「肉粽」,也已前仆後繼進入大海的肚子裡。聯合報載「消失的海岸線」絕非危言聳聽,海岸線真的消失很多很多。
海洋環境保育工作者廖敏惠說:「你我丟棄的塑膠垃圾,有的已經漂流到大海熬成塑膠濃湯了。」許多愛地球的人們都擔心情況惡化,期待政府推出強有力政策,但尚未看到曙光。
上街購物時,即使自備購物袋或密封盒,還是會帶回不少塑膠製品,像是裝番茄的塑膠盒、裝魚的保麗龍盤、裝菜的塑膠袋等,都是從產地運送前就已打包好的;買一袋拜拜用的零食餅乾,大塑膠包裝內還有一個個小包裝。這些塑膠垃圾需要多久才能分解啊?難怪各縣市垃圾大戰戲碼永不落幕。
談到環境保護,矛頭總會指向教育要從小扎根,於是我們有了環境教育、海洋教育等課程。然而,若沒有配套政策或輔導業者轉型,家庭或生活中仍然欠缺「減塑」概念,那我們的環保教育僅是做表面功夫,課程成果也是空談。
期待上下齊心、全民聯手的環保減塑工程大成功!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