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被公認是改善都市熱島效應、扭轉地球暖化有效的解方,但要種一棵樹並不容易,土地與維養是最大難關;透過創意機制,愈來愈多樹被種在需要的地方,也讓無力種樹的人輕鬆實現種樹的夢想。
「五年來在非洲種下近七十三萬棵樹,相當一百廿座大安森林公園樹木總量。」時刻科技創辦人畢劭康、鄭婷予研發「Forest 專注森林」手機App,把種樹融入商業模式,提升使用者黏著度,也幫地球種了不少樹。
畢劭康、鄭婷予六年前還在讀研究所時設計這款App,幫使用者計時,透過「種一片樹林」遊戲減少使用手機的時間,一上架就擄獲人心,先後摘下二○一五年Google Play年度最佳App、二○一八年Google Play年度大獎,全球下載超過四百廿五萬人次。
畢劭康說,用戶若在App設定的時間內能不碰手機,就能在虛擬世界種一棵樹,並累積虛擬金幣,用來解鎖特殊樹種,但玩幾次之後,通常會不滿足於虛擬種樹,App也提供「在地球種一棵樹」的獎勵選項,讓用戶累積二千五百枚虛擬金幣(約七千五百分鐘不用手機的專注時數),即可代種一棵樹。
鄭婷予說,五年前與國際NGO組織「Trees for the Future」合作,在非洲肯亞、坦尚尼亞、烏干達等六國執行植樹農墾計畫,代替累積虛擬金幣達標的用戶種樹,前年團隊飛到肯亞首都奈洛比北邊農村,親眼見證虛擬金幣兌換的真實樹林,對一款App能對地球有此貢獻相當感動。
至於愛樹人陳宇華,五年前創立社會企業「綠色冀泉」推廣種樹,成功結合公益與獲利,把「種樹」轉化成一門好生意。
台東有愈來愈多小學足球隊,戰果輝煌,但缺少資源,「我們用種樹收益永續資助足球發展」。陳宇華在台東實踐「以樹養球隊」計畫,在校園閒置空間種牛樟樹,利用校樹枯枝製作木製獎牌、象棋、精油等產品銷售,以及牛樟生長過程產生枝葉的經濟價值,這些收益三成供學校足球隊運作,台東的豐里、太平、富山國小與利吉分校都參與,東海國中、台東高中今年也要加入。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