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退新制下,勞工的退休金由政府統籌運用,勞工目前還無法自主選擇投資標的。應該開放勞退自選嗎?財團法人私校退撫儲金管理會執行長黃東烈表示,從多一個選擇的角度,政府可在制度化、透明化、公開化的原則下,逐步去嘗試。
政大風險管理與保險系教授黃泓智也說,開放勞退自選,讓有投資能力的人多一種選擇;不信任自身投資能力者,還是可以選擇目前統一由政府操盤的最低收益保證模式。
黃泓智說,他並不贊成現行做法,「有最低收益保證表示報酬率不會太高」,國人退休準備不足的問題將無法獲得改善。政府應該讓願意承擔風險的人,有機會賺取多一點的報酬。
以私校退撫儲金為例,很早就允許私校教職員可以自選投資組合,目前有保守型、穩健型、積極型、人生周期型四種可選,沒選的人會自動被歸類到保守型,保守型有最低收益保證,不低於六家銀行2年期定存利率。
儘管早就可以自選,5萬3,000多名私校教職員,目前仍有3萬1,000人沒有選擇、占比高達58%。立法院已修法通過,今年3月17日起,私校退撫儲金將更改預設值,從原本沒選會被歸到保守型,改成歸到人生周期型。
為何要更改預設值?教育部私校退撫儲金監理會執行秘書賴俊男表示,過去六年來,私校退撫儲金平均每年報酬率,積極型跟穩健型都有6.1至6.2%,保守型只有2%。人生周期型按年齡調整投資組合配置,有助提高投報率。
即使開放勞工自選有機會提高整體投資報酬率,但目前要開放,仍有很大爭議。隨著勞退新制上路邁入第16個年頭,基金規模上看2.5兆元,社會高度關注勞退基金操作績效,呼籲開放勞工自選的聲浪愈來愈大,正反論辯達七、八年以上,仍無定論。
去年初金管會都打算帶頭先推實驗性質的勞退自選平台,但仍因勞動部極力反對,最後只能轉型為鼓勵民眾定期定額投資的投資平台-基富通平台。不過,踏出實驗的第一步總是好事。
前勞動基金運用局局長黃肇熙表示,勞退自選投資「自負盈虧」是關鍵,如果開放自選,政府就不會有保證收益,一旦發生嚴重虧損,一定會找政府要求負責,2008年金融海嘯的連動債,很多投資人也都簽了同意書,但金融海嘯一來,還是要政府負責。
他說,大部分的勞工對理財知識有限,對金融商品也不熟悉,「可能也不知道自負盈虧是什麼?」這些都有待商榷。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