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飲食革命 舌尖上的化學
你吃下肚的食物 是天然的嗎?
  • 標準
  • sdg

你吃下肚的食物 是天然的嗎?

2019-09-23 聯合報/記者郭琇真、章凱閎/專題報導

前言:

重新認識食物,以對抗現代食品工業帶來的健康威脅,是近年全世界掀起「飲食革命」的反思根源。其中「Clean Label(潔淨標示)」運動,是回歸天然、減少化學添加的呼求,讓食物更貼近原本的樣貌。

食安風暴橫行下,追求「真食物(real food)」蔚為風潮。近年國際出現「Clean Label」運動,從跨國食品廠到國內食品龍頭,紛導入科技、少添加,想讓食品愈「天然」愈好,這股飲食革命新趨勢已席捲全球。

超商飯糰和涼麵是上班族好朋友,但你吃下肚的不只是米飯,翻開背面成分表,胺基乙酸、無水醋酸鈉等,讓人霧煞煞。

打開電視,加工肉品含亞硝酸吃多恐致癌、飲料含塑化劑、肉圓摻有順丁烯二酸等各種新聞讓人恐懼,不禁困惑,究竟該相信什麼?

每人年吃添加物 逾三公斤

台灣合法的食品添加物有八百多種,據統計,每人每年平均吃掉的食品添加物重達三點六公斤。曾任衛福部食藥署技正廿五年的文長安指出,食品添加物是用來抑制細菌生長、減緩食品腐壞的速度;但也是雙面刃,例如吃太多消泡劑脂肪酸甘油酯,會抑制腸胃道益生菌生長,長年累月可能誘發慢性疾病及癌症。

天然比有機 更能打動人心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調查發現,當食物品牌標示「天然」、「無人工添加劑」時,有高達七成民眾會選擇購買,打動人心的可能性比「低糖」、「有機」等字眼還高。

在消費趨勢朝Clean Label發展下,食品業者紛紛朝少添加研發。國際市調公司Euromonitor分析,二○二○年全球Clean Label市場規模可達一千八百億美元(約台幣五兆六千億元)。

6361472.jpg.jpg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所長廖啟成指出,Clean Label運動從業者做法來看,可分成五大原則:盡量減少化學添加物、成分來源單純天然、最少的加工製程、食品資訊公開透明,及包裝標示簡單。

跨國食品廠 宣布減添加物

跨國食品廠早已對這股趨勢出招。麥當勞去年宣布,大麥克、雞塊、四盎司牛肉堡和快樂兒童餐等,將不再使用人工色素、香料、防腐劑;食品龍頭雀巢宣布調整冰淇淋配方,要去除人工色素、香精、高果糖玉米糖漿等成分。

台灣超商食品廠 紛紛跟進

台灣食品業也沒落後這股浪潮,包含醬油大廠金蘭推出無添加原味醬油、乳品業者福樂祭出自然零優酪乳;全家超商串連上百家供應商,引進驗證制度,籌組「Clean Label產業聯盟」,推出無添加果乾、冰品等,今年則打算挑戰涼麵、飯糰等鮮食商品。

潔淨標示市場 年增加三成

從事有機驗證的慈心基金會跨足Clean Label認證,成立慈悅國際,總經理鍾淳淵說,有機市場每年成長百分之五到六,Clean Label市場每年成長率高達三成。

廖啟成表示,食安議題不斷爆發,食品業深陷泥沼,整體產業提升須有兩股力量,一是導入食品防護計畫,提升食品安全、詐欺防護等能力,另一個是透過技術引進將產品升級,而Clean Label正是其中一項升級方案。

他估計,目前台灣Clean Label食品占比約百分之六到十,未來將提升至百分之十五、甚至三十,「這不是趨勢,是一條必走的路。」但回顧過去,號稱不用人工香精的胖達人、手炒黑糖的老虎堂,一一被揭穿謊言後,Clean Label如何避免造假?他坦言,這須從建構食安文化著手,當企業產品出問題能主動對外承擔,消費者食安知識水平也提升,問題將改善。

‧舌尖上的化學專題

【相關閱讀】

看更多報導:飲食革命系列報導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