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飲食革命 食物零浪費/回響
社論/台灣須洗刷蹧蹋食物的惡名
  • 標準
  • sdg

社論/台灣須洗刷蹧蹋食物的惡名

2018-06-17 聯合報/聯合報社論

本報系願景工作室最近推出「飲食革命II.食物零浪費」系列報導,以台灣食物供應鏈為架構,探討從生產、零售通路到家戶個人消費端的食物損耗數字,看到珍貴的糧食如何在各個階段被丟棄、蹧蹋、浪費。值得警惕的是,台灣最大的食物損耗凶手,是在個人與家戶消費端的你我,一年丟棄的食物超過總損耗量一半。也因此,要減少浪費,必須從個人在生活中的身體力行做起。

根據台大徐世勳教授研究團隊的數據,台灣一年的總食物損耗達三七三萬噸,相當於平均每人年損耗一百五十八公斤。其中,蔬果是零售通路丟棄最多的產品,占通路總浪費量的半數;在個人與家戶消費端,拋棄最多的則是海鮮和蔬果。讓人羞愧的是,台灣在零售通路和消費端所浪費的食物,占總損耗量六成三,比亞太地區的平均值高出兩成。如此令人汗顏的數字,對比台灣「水果王國」之美譽,對比農人揮汗種植之辛勞,對比漁民苦嘆「捕不到魚」之悲哀,對比台灣有一六○多萬弱勢人口需要食物的困境,都是莫大的諷刺。

走過物資匱乏的農業社會,台灣人其實原具有濃厚的惜物及節儉美德。但是,歷經「錢淹腳目」及「商店連鎖化」等經濟發展變化,節儉的精神被淡忘了,而不知不覺的浪費則隨著新興商業形態的大規模化而快速滋長;在富裕中成長的一代,甚至對拋棄食物變得無感。正因如此,徐世勳研究團隊所建置的「亞太糧損資料庫」備顯得重要,因為台灣的糧食消費和浪費數據終於能與國際接軌,並和其他國家進行更精確的比較。然而,該團隊揭露的事實卻讓我們感到臉紅:台灣人蹧蹋的食物,數量竟比鄰國多那麼多。

造成這種無知的食物浪費現象,主因有二:一是政府觀念的落後,二是政府對策的缺乏,兩者陳陳相因。舉例而言,亞太糧損資料庫的成立分明是緣於官方委託而建置,但政府相關部會面對外界詢問,卻總是推說「不知道」或「難以統計」,任由民間團體瞎子摸象,也無法將之用於決策。正因政府不願正面直視食物損耗問題,所以迄今缺乏全盤對策,只能任由民間或地方各行其是。這種心態,如何能收改善之功?

官方敷衍心態也反映在其他層面。例如,環保署通常只計算「廚餘回收量」,卻不管直接進了焚化爐的廚餘其實數量更大,遑論拿出諸如韓國將廚餘依量收費等積極減少剩食的作法。在此情況下,要奢望它拿出從糧損看氣候暖化問題的高度,當然如緣木求魚。衛福部則是另一種迴避模式,對通路食物有效期限、賞味期限的討論始終不表態度,甚至說出「只要企業願意,都可以捐」的風涼話,擺明不想管通路的熟食與生鮮剩食問題,簡直鴕鳥。

如果政府連糧損數字都無法誠實面對,當然無法從社福公益、資源分配、環境保護、惜物倫理等角度切入,像其他先進國家一樣端出限期減少食物浪費的計畫與策略。聯合國在發現每年全球食物浪費達十三億噸—相當於食物總產量的三分之一後,便開始思考全球近九億人挨餓與浪費糧食的問題,計畫在二○三○年能使全球零售消費端減少五成糧食浪費,這才是積極之道。

值得慶幸的是,台灣的民間永遠比政府先一步。目前,已有越來越多的個人或團體將食物視為「轉化引擎」,利用節約食物來幫助弱勢、改善分配不均、凝聚社區,乃至落實資源共享概念。政府部門與其等著收割人民的創意和行動,還不如急起直追,向人民學習。唯有政府部門改變觀念,才能發揮強大的正面能量,妥善規畫出減少食物無謂浪費的政策,領導民眾珍惜食物、敬畏自然資源。到那個時候,台灣的糧損慘況或許可望改變。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願景工程基金會是個獨立、非營利的新聞倡議組織,我們相信,好的報導與行動需要時間與資源維持活力運作。歡迎您透過捐款支持我們,不論多寡,都是推動台灣向前邁進的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