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飲食革命 新廚師運動/回響
Minicook執行長樊欣佩:飲食,從先認識食物開始
  • 標準
  • sdg

Minicook執行長樊欣佩:飲食,從先認識食物開始

2018-06-17 聯合報/Minicook執行長樊欣佩

我從台大法律系畢業後考上律師,一直從事商業、經濟相關工作,食物對我來說就是美味、就是好吃,以前一群朋友知道哪裡有好吃,坐飛機也要去吃。

對我來說,食物從來不是切身的問題,而是是否可口,我也從未思考背後代表的意義。

直到2013年9月出差到羅馬,一場嚴重感冒竟成為老天爺給我的禮物─讓我開始關心健康。

很多人經歷生死才會知道健康的重要。那時我躺在急救台時,只想,我能不能健康的活下來?有再多的財富,都買不到一分鐘的健康,我也許諾,如果我有幸延續生命,我一定要關心健康。

人家中年轉業變成頂多換個跑道,但我卻換了一個操場。一個小小意外,卻成為最大的轉變。從律師變成廚師。

在幾位推動飲食革命的人中,我對食物的覺醒是最晚的,但我想用不同的態度看待飲食革命。

成立minicook這間關心孩子教育的工作室,是來自2013年9月。那時因為在修養、只能閱讀,我看到一篇報導,英國立法通過規定,中小學生都要做20道料理才能畢業。

那時我很意外,為什麼法律要去規範料理?我納悶,不就是才藝課,為何法律要規定?

研究後才知道,原來英國人看病免費,但因從小吃得不健康,中老年就會生病,英國政府認為,與其醫療救助,不如將經費挪到從小建立正確觀念,才是維護國民健康的方法。

我理解到,透過做料理過程,可以讓孩子認識食物、了解食物與自己身體的關係,再透過料理吃到健康的食物。

但當時是很震驚的,畢竟我念法律多年,一直關心的是經濟、商業法規,不知教育法規在國外這麼受重視。而且重要地影響孩子的未來。

進一步研究也發現,日本早在十年前、2005年,就有食育基本法,從家庭、社區、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及企業,都有規範飲食責任。

那台灣對孩子的飲食教育,究竟做了什麼?

我帶孩子到每一間廚藝教室觀察,發現大多著重在烘焙。孩子大多做餅乾、杯子蛋糕、Pizza,都是洗了手就開始做,沒有認識食材來源。但我到歐美都有呀,於是我想,在台灣,有沒有一個地方,能讓我們從認識食物開始做飲食教育。

成立Minicook至今只有1年3個月,從3歲開始動手做。許多人來上料理課,大多是抱著「來玩一堂課」的心情。其實,台灣有非常多好的食材,但家長、孩子,大多不知道,我們把食材搬到廚房,讓孩子親手參與所有程序,完成一道料理。

「我們做的事情很實驗」,家長讓孩子去上鋼琴、小提琴,一次會報名半年、一年,但來上料理課,大多仍是抱著「來玩一堂課」的心情。

Jamie Oliver基金會執行長應聯合報之邀來台,那天我們參與公益活動,介紹台灣食材,我們帶孩子做鳳梨酥,從鳳梨開始讓孩子認識,認識鳳梨產地,認識麵粉低、中、高筋,認識小麥。台灣吃這麼多的麵包,台灣有沒有種小麥?

後來照片被放到Jamie Oliver網站,他很意外我們從3歲開始做,Jamie從7歲開始。其實3歲學習力強,飲食習慣在10歲前就可能影響他的一生。若能以遊戲、做活動的方式,以有趣的方式玩一堂課,他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

我也是台灣地區飲食革命大使,帶孩子做料理都以安全為考量,但告訴孩子這是甜菜、地瓜,地瓜是台灣特別的食材,今年國際糧食日,介紹台灣主要飲食就是地瓜。

台灣地瓜品種很多,我們帶孩子做地瓜圓,品嘗不同地方的風味,這次活動也會上傳美國基金會,讓全世界看見台灣的地瓜,它有著重要飲食文化。

飲食教育是什麼?是做料理嗎?是種菜嗎?都是,還有營養的觀念。在minicook「好好長大」系列,就是來自孩子出生的第一刻,家長一定希望他快樂的長大,第一口奶、副食品,關心孩子飲食,回歸到父母的初衷,就是希望他「好好長大」。

但因營養議題很嚴肅、很專業,營養師講述一些孩子需要成份時,很難有活潑、有趣的概念。做了很多討論後,我們請營養師告訴我們,吃什麼會長高、對眼睛好、不會過敏,記憶力好。

我們也有料理也與科學結合的課程,讓孩子自己做,完全以化學藥品做出人工粉條、珍珠粉圓;也跟藝術結合,透過藝術大師介紹,小朋友拼貼畫,接下來的料理就是做輻畫。

不只走向戶外,也走向學校。

會帶著孩子走進Minicook的人,家長,普遍社經地位比較好,較有健康概念,但成立目地不止為這群人服務,應走出大門到更多地方去,我們開始走進校園,發現弱勢孩子、隔帶教養,很欠缺飲食觀念,越是弱勢、越不會關心。

台灣學校的課後輔導,欠缺完善的準備。我們要食育立法,今年民間團體已經完成草案送立法院,獲得多黨聯署支持,希望不分藍綠,讓迫切需要的立法通過。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