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初春,南台灣一處菜園裡擠滿了採收農民與載貨卡車。這些農民除了少數七、八十歲的台灣阿嬤,還有幾位負責指揮調度的台灣男人外,餘下的幾乎都是失聯移工。同日稍晚,美生菜加工廠裡,忙進忙出負責清洗、包菜的,也幾乎都是來自印尼、越南的非法移工。
月薪五萬 找嘸長工做粗工
農場主人蘇女士(化名)說,他們在最高峰時大約同時養了六十名失聯移工,每人月薪在兩萬八千元至四萬元間不等,甚至還供吃住、包看病。她強調,農場在乎的從來不是省不省錢,而是找不到願意長期、穩定投入工作的台灣青壯人力。
農場台灣幹部感嘆,願意留在農業裡的台灣青壯人力實在太少了,就算老闆每月願意給五萬,也找不到肯吃苦的人,非法外勞願意拿更少的錢做更多工作,換來的也是彼此的安穩,他不明白為何農村被逼到要集體違法才能求生存。
山區苦寒 採茶種菜掙口飯
蘇女士觀察,中南部農村早和東南亞籍配偶、失聯移工形成密不可分關係,這些人不僅提供穩定、高品質的勞動力,有些手腕高明的外籍配偶甚至直接向農民承租土地,自己當起牛頭調度失聯移工種田。台灣農村的「變形」程度,早就不只是「使用非法外勞」這麼單純的事情,所以政府遲至今年才計畫引入合法移工,也不可能從根本面解決任何問題。
來自越南的新住民導演阮金紅,曾與丈夫蔡崇隆合拍紀錄片《再見,可愛陌生人》,深刻記錄在台失聯移工進入台灣山區農村後生活的苦境。據她觀察,大約有七、八成失聯移工選擇進入農業,是因為很多人在故鄉時本來就是農民,農業工作比較容易上手,就是換個地方種地罷了。
落跑移工 鏡頭下漂泊悲歌
她認為,會選擇「逃離」雇主的移工,不外乎是因為工作受到剝削、雇主忽視他們需求,或是因工資過低無法償還高額仲介費,因此才會選擇逃跑,進入比較有機會賺錢,或者比較自由的環境中工作。
「很多移工跑的原因,是因為不健康不快樂,太壓抑,找仲介也沒機會講話反映,累積情緒後,心理就不健康,這也是原因之一。」阮金紅認為,雖然賺錢很重要,但心理健康也是影響移工的重要因素,因為「(心情)健康的移工不會選擇逃跑」。他們選擇逃跑這條路,雖然可以賺多一點點錢,但生活非常沒有保障,她希望台灣人能對這些失聯移工有更多體諒,畢竟他們賺錢工作的同時,其實也在幫忙台灣農業扎根。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