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災後,全球各國開始檢視自身的能源政策並做出調整;八年過後,各國推動能源轉型的成績單逐漸明朗,對台灣來說,我們究竟要選擇哪一條轉型路徑,值得政府好好思考。
福島核災後,全球興起了一股反核、棄核風潮,但這股趨勢在近年已有轉變。首先,身處核災風暴中心的日本已決定重啟核電,在日本2030年的中長期電源規畫方案中,核電仍是日本的選項。
在歐洲,減輕對核能的依賴仍是趨勢,包括德國將非核時程提前,核能大國法國也開始降低核能的角色。但在減核與非核之外,歐洲更關注的是如何減碳。
英國與德國的能源轉型路徑,在歐洲是兩個鮮明的代表。英國原本是燃煤發電大國,但近八年積極推動再生能源,燃煤發電比重已降至極低,再六年就可以完全擺脫燃煤發電。英國脫煤的成就除靠再生能源,還包括與歐洲的電網互通增加了電力調度彈性,另一個英國可以加速擺脫燃煤發電的原因,是英國決定繼續使用核電。
德國原本是歐洲推動能源轉型走在領先集團的國家,但德國選擇了一條不同的路徑,在確定非核後,燃煤發電成為德國短期內難以揚棄的選項,要到2038年才能完全廢止燃煤發電。這讓德國的非煤進程落後其他歐洲國家,在德國內部已引發人民的不滿。
在亞洲,日本採取跟德國類似的模式,仍繼續使用燃煤發電,唯一不同的是日本同時擁抱核電,會有這樣的差別是日本考量自身是獨立電網,加上主要的能源仰賴國外進口,核能與燃煤發電對日本來說是重要的基載電力,不能輕易放棄。
台灣則採取了更大膽的能源轉型方案,為了放棄核電,必須大幅拉高天然氣發電比重至五成,這樣的高占比,與台灣天然環境類似的日本都不敢採取這樣的模式。另一方面,為了等待綠電提升,台灣採取跟德國類似的模式,也就是「以煤養綠」,這讓台灣跟德國一樣,擺脫燃煤發電的時程會拉得更長。
當前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方案最大的盲點,是無法明確提出脫煤減碳的時間表,此點與目前國際減碳的風潮是背道而馳,若再不提出對策,中長期將使台灣在國際上陷入高排碳的不利形象,對內也會因為空氣汙染的問題,難以獲得國人認同。
看更多報導:
借鏡他國 反思台灣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