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能源轉型 轉型代價
空汙、缺電 非核家園兩難題
  • 標準
  • sdg
  • sdg
  • sdg

空汙、缺電 非核家園兩難題

2019-09-23 聯合報/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電話調查報導

去年「以核養綠」公投通過,但蔡政府決定續推非核家園,擁核團體決定再推「重啟核四」公投。本報民調顯示,支持核電占四成二,反對占一成六,不支持也不反對占三成六。但如果無法解決核廢問題,反對核電的比重大幅增至三成四。

以核養綠公投去年獲得五百八十九餘萬同意票,占總投票數的五成四。不同意票占三成七。本報民調顯示,在能源轉型過程中要妥協或付出的代價,二成九受訪者願意接受重啟核四,占比最高,其次是調漲電價(二成三),位居第三的選項是接受現有核電廠延役(一成七)。換言之,近五成國人支持核能作為能源轉型方案。

挺不挺核電 核廢料是關鍵

從以核養綠公投到上月本報的民調均顯示,多數國人支持以核能作為能源轉型時的過渡方案,但若單獨調查對核能發電的支持度,擁核者的比率明顯下降,國人在此議題上的分歧明顯增加。

民調顯示,支持台灣使用核電的民眾占四成二,反對者占一成六,不支持也不反對占三成六。但如果進一步提示受訪者,台灣在未來十年內無法解決核廢料問題,仍願支持核電者上升至四成九,但反對核電者更激增至三成四;另一方面,若能解決核廢料問題,支持核電的比重增至六成。

轉型有代價 國人難達共識

國人對於能源轉型過程中可能付出的代價並無共識,提示六種可能妥協方案,調查發現,民眾最能接受的條件中,重啟核四及調漲電價的比重雖較高,但都未達三成。

相對來說,民眾最無法忍受能源轉型要以空氣品質惡化(三成七)及缺電限電(二成二)為代價,一成三無法接受經濟發展因此停滯。

調查顯示,民眾不傾向以空氣品質惡化、經濟發展停滯或限電作為能源轉型交換條件,而是在重啟核四、現有三座核電廠延役及調漲電價的代價中拉扯。

擁核挺核四 反核願漲電價

交叉分析發現,支持核能發電者有五成六優先選擇以重啟核四作為能源轉型過渡手段,反對核電者則最能接受調電價(四成)。

民眾對於能源轉型過渡的選擇,也與缺電預期、空汙評估有關。認為台灣一定會缺電、燃煤發電會影響空氣品質者,最願接受的方案,都以重啟核四比重較高,分別為四成八與三成二。相信台灣不會缺電、燃煤發電不影響空氣品質者,則最能接受以調漲電價作為轉型代價,比重介於三成八至四成一之間。

6475630.jpg.jpg

看更多報導:聯合報能源民調大公開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