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世代 公民沙龍 世代共好 - Part2 世代共榮-傳承與共創:線上沙龍
楊寧茵:跨代合作別多說 做就對了
  • 標準
  • sdg
  • sdg

楊寧茵:跨代合作別多說 做就對了

2018-08-29 聯合報/楊寧茵 / 「銀享全球」共同創辦人

社會企業銀享全球從2014年開始舉辦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亞洲區大賽,今年邁入第四年,今年的題目為「貢獻不分年紀、混齡合作正夯 – 跨代.設計.影響力」(英文原名:Contributing at Every Age. Design for intergenerational Impact) 。破除年齡歧視(Ageism),透過設計,創造跨世代合作的影響力,是本次史丹福銀髮設計競賽命題的重點;台灣社會目前也正熱列討論「跨代」議題,顯見跨代的確是個普世議題,值得更多關注。

「這個世界從沒有像現在一樣,同時有這個多不同世代共存,一個20歲的青年在100年前,只會與母親一同生活;如今,一個20歲的青年有機會和祖母甚至曾祖母共同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高齡化確實帶來挑戰,但也給予我們更多時間與絕佳機會,和不同世代一起建構我們理想的社會。」史丹福長壽中心創辦人Laura L. Carstensen教授說。

這段話充分說明了社會中擁有這麼多不同世代,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這種未知往往為既定的社會架構帶來挑戰,但其實是創造新時代的機會。

而這正是史丹福長壽中心舉辦這個設計大賽的原委。了解到人口結構朝高齡化移動的這項事實是影響當代年輕人最重要的世界趨勢之一,但他們卻往往對這個對他們人生影響至深的議題毫無感覺。隨便問問年輕人,知不知道他們這一代的人均壽命是多少?只要聽到他們的平均年齡是120歲,幾乎所有人都會驚呼「不可能!」

因為沒有感覺,當然就不會去準備。因此史丹福長壽中心於2013年開始舉辦一項面對全球學子徵件的銀髮設計競賽,透過廣泛但具深度的命題方式,讓年輕人可以從一個點子來接觸並嘗試解決某一個與高齡者相關的問題,在嘗試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加深了他們對高齡議題的理解和想像。

以往這個大賽總是強調要「和長輩共同設計,而非為他們設計」,來凸顯銀髮族群在高齡設計中的角色;今年為了呼應「跨代」的主題,更直接要求團隊中一定要有一位「所設計對象的代表」,也有是說如果是替高齡者設計,團隊中就一定要有一成員為高齡者。

銀享全球過去兩年在亞洲區大賽決賽中,邀請中高齡者擔任「銀世代代表」,讓他們的重要性和角色可以被看見。今年更首次舉辦「跨代工作坊」,邀請50+的中高齡者和20+的青年世代,共同參與,透過「運動」和「居住」兩個議題,共同對話、一起合作、找到需求、進行設計,最後提出解決方案。

不管是在史丹福大賽的這個平台上,或是跨代工作坊中,我們都看到不同世代透過共同的目標,一起努力,貢獻所長;而過程中,他們往往驚豔於對另一個世代的表現。

「我們組的長輩都非常樂於分享!說到要提出五名專家,他們不只是列出相關領域而已,而是直接列出人選,真是讓我們十分佩服!」

「年輕人的想法真的很跳,給了我很多新的刺激和想法,讓我重新去思考目前做事情的方式。」

從這些互動中,我深深地感覺:其實世代差異是必然的,畢竟每個世代的成長背景實在太不一樣,同一世代出生的人,想法都可能大相逕庭,更何況是不同世代的人?所以談跨代,無需一再強調彼此的不同,或是這不同所為何來;更重要的是「異中求同」,透過設計過的的工具和溝通方式,讓大家充分對話、表達意見、尋求共識,然後找出共同的願景、一致的目標,自然就能共容、共榮與共融。

從真實的行動出發,史丹福設計競賽為跨代合作做了最佳示範。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