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豬事大急 養豬業蛻變
源頭把關…防疫拔針雙保險 拚出口
  • 標準
  • sdg

源頭把關…防疫拔針雙保險 拚出口

2019-09-23 聯合報/記者鐘聖雄/專題報導

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兼任教授許振忠曾留日多年,親眼見證台灣豬肉在日本的輝煌時光。他表示,「當然日本人喜歡吃台灣豬肉,我以前在那邊讀書,他們很喜歡那股特殊的風味」,但口蹄疫畢竟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日本的養豬業已有大幅提升,且現在他們的主要豬肉供應國是丹麥,台灣豬肉必須比歐洲、美加等國更有競爭力,才有可能重回日本。

「豬要出口,第一個是口蹄疫非疫區,這是基本條件。第二個是飼料廠也要加油,從源頭管理好,飼料沒問題,那就安全了。」許振忠表示,日本兩年多前就推動飼料廠GMP認證,想確保豬吃得更安全,但台灣卻偶爾發生飼料重金屬汙染、藥物殘留等事故,「人家日本一聽你飼料會出問題,那豬的把關也會更嚴」,所以必須把上下游產業鏈都做到最好,出口才有希望。

宜蘭大學生物技術與動物科學系教授林榮信則分析:「這不只是農業問題…講白一點,國家之間就是交換,因為每個政府都有人民壓力。川普和習近平打貿易戰,中共就擋美國農產品,逼你就範,其他再來談。」他認為,台灣口蹄疫拔針後能否重返國際舞台,國際政治角力與防疫同等重要。

6176330.jpg.jpg

然而林榮信也坦承,眼前台灣最大的危機,還是非防疫莫屬;如果防疫破功,談什麼國際政治都是枉然。他指出,西班牙花了三十五年才根除非洲豬瘟,以中國大陸現狀來看,很可能一百年都解決不了;換言之,中國大陸不除疫,台灣一刻也不得鬆懈。

林榮信感嘆:「台灣人一緊二鬆三不管,大陸也一樣,他們知道有問題,但下面的人不一定聽,講難聽一點,出事我們也不要爆出去,因為豬要被撲殺,官員也怕出事,能蓋就蓋掉,所以最後才一發不可收拾。萬一台灣發生非洲豬瘟,真的能及時處理嗎?」

林榮信呼籲「大家要相忍為國」,他表示,防疫絕不只是養豬產業與政府的工作,民眾也要認知到每個人一起把關,才有可能守住台灣珍貴的養豬產業。畢竟,這將是一場漫長的作戰。

看更多報導:口蹄疫22年 豬事大急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