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教育 校園營養午餐 營養午餐回響/追蹤
偏鄉好農產遠送 農委會助留在地學校
  • 標準
  • sdg

偏鄉好農產遠送 農委會助留在地學校

2021-08-08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曹悅華/新竹報導

新竹縣尖石鄉農民黃錦光曾被稱為「尖石甜柿王」,他放棄慣行農法,遠赴國外學習自然農法,種出友善環境與健康的蔬果,還教給尖石鄉四十多戶農民,但這些友善蔬果進不了鄉內中小學的營養午餐,主因是政府規定食材要有三章一Q認證標章。

「產地學校的孩子吃不到在地食材」對農民一直是很大的諷刺,中央雖關注,但很少採取行動改變。黃錦光說,他用當歸、肉桂、甘草養的蛋雞,生出大又飽滿的雞蛋,農場一年四季都有不用農藥、化肥的蔬果,但在地和他一樣的小農,不懂得取得三章一Q認證(有機、產銷履歷、台灣優良農產品CAS等標章,或具台灣農產品生產追溯QR Code),難打入學校午餐供應鏈。

黃錦光說,他們空有無毒友善的農業技術,卻缺乏網路行銷和申請認證經驗,農產品只能交由業者收走,或送到有機農場販售,每趟都要損耗高額運費,希望至少能有一半產量能進入學校,卻求助無門。

尖石的狀況是全台偏鄉學校的縮影。立委高金素梅近來協調原民會、農委會,年底前做出原鄉食材地圖,公所協助農民申請QR Code,協助原鄉小農打入學校營養午餐供應鏈。

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現況是團膳、食材供應業者不願運送食材,即使願意,也會把運費計入營養午餐費用,壓縮食材價格,行政院已打算提升偏遠學校學生食材補助費用,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每人每餐補助由六元提高至十元。

此外,也透過新設或擴建中央廚房,以聯合菜單模式,減少運費開銷,再優先盤點周圍小農與學校對接。教育部、農委會也分別補貼運費與冷鏈設備,希望提高食材商誘因。

陳駿季說,農委會也和縣市政府合作,輔導小農取得三章一Q,但不少農民仍習慣把產品交給行口,屆時要靠在地公所等單位積極幫忙。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