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AI時代 AI時代就是現在
AI即刻分析醫檢 推薦全球最佳療法
  • 標準
  • sdg

AI即刻分析醫檢 推薦全球最佳療法

2018-07-24 聯合晚報/記者張錦弘、馮靖惠/台北報導

「哈囉!很開心能遇見你,我是健康小總管萬小芳,利用服務選單告訴我能為你做什麼…。」

家住台北文山區的李小姐常咳嗽,想就近到萬芳醫院掛號看診,她先用手機和「萬小芳」結為LINE好友,再輸入症狀,「萬小芳」根據症狀建議她看胸腔內科,還可線上掛號。看完診後,還會追蹤詢問症狀是否減輕,非常貼心。

「萬小芳」是國內第一個線上醫療聊天機器人「萬小芳」,參與研發的萬芳醫院資訊室副主任許權廣說,上線前5個月,已有8100人使用,減少兩成一電話量。萬小芳未來將多元應用,除可查詢私人檢驗結果、用藥資訊,還可查手術費用、室內導航、醫院停車位等,更可推廣至社區遠距長照。

其實線上服務機器人,只是AI人工智慧切入醫療的一小部分;醫生還可透過AI快速分析檢查結果,一旦確診,可在短短幾分鐘內,利用全球大數據推薦最佳治癌方案。這些AI協助醫療的例子,正在各醫療現場廣泛應用中,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副院長陳震宇指出,人口老化、醫療需求大增,結合AI可大幅縮短診斷時間、減少誤診、節省人力。

2015年,美國政府核准IBM華生腫瘤專家(Watson for Oncology)上市,醫生只要輸入症狀,就可在幾分鐘內建議最佳癌症治療方案,全球已有美、日、韓、中國大陸等14國、150家醫院引進,能應用在13種癌症,台北醫大所屬三家醫院及台北癌症中心去年也首度引進。

華生是第一個被美國核准進入醫療的AI,台北癌症中心副院長邱仲峯指出,華生讀過300種醫學期刊、250本教科書、1500萬頁論文,2011年還進入全美排名第一的癌症中心,接受頂尖醫師訓練,檢視治療方案是否合理,結果有9成和醫師團隊一樣,準確度很高。

「醫生睡覺時,華生仍在猛K論文。」邱仲峯指出,有了全年無休、隨時吸收新知的AI當助手,未來醫生和醫學教育要更重視人性與溝通。北醫大副校長黃朝慶則笑稱,「老醫生沒用了,因為年輕醫生用AI,就可快速超越我們,知識落差大大縮小。」

AI還可讓長照升級。醫療照護機器人除了可代替真人,還能深入社區,提供醫療、營養、運動照護,還會提醒長者吃藥,協助臥床者翻身、拍背。

成大科技部AI生技醫療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孫永年表示,2026年台灣的老年人口將高達40%,生技醫療將是資通信產業的下一個藍海。

但他認為,雖然醫療照護機器人可減輕照護員工作壓力,卻不可能完全取代長照人力,未來產、學、研要更緊密合作,教育端也要建立跨領域觀念。

【延伸閱讀】活在AI時代 我們要怎麼教小孩?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