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找溪望 救水路 借鏡國外
超幸福!星國城市河流捨直取彎 野生水獺長年棲息
  • 標準
  • sdg
  • sdg

超幸福!星國城市河流捨直取彎 野生水獺長年棲息

2019-09-23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洪敬浤、鄭朝陽/新加坡報導

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橋公園加冷河為家的野生水獺家族,家族成員「碧山爸爸」(Bishan Dad)五月初離世,公園橋梁上掛著牠的相片,人們獻花、哀悼之餘,也讚賞高度都市化的新加坡,竟能擁有一條棲息野生水獺的河川。

加冷河(Kallang River)是新加坡最長的河流,全長約十公里,原本是筆直的水泥排水道,應付排洪需求,這是新加坡典型的河川樣貌,台灣各都會區也常見,河川無法親近,也阻擋了都市空間。

4884119.jpg.jpg

新加坡政府從二○○六年起,發起「活力,美麗,清潔」水計畫(ABC計畫),要改造新加坡的水資源利用與河川風貌,碧山宏茂橋公園旁的加冷河改造是旗艦工程,結合河道與公園空間,把原本的「三面光」河流,復育成自然蜿蜒的美麗河川。

走進加冷河,兩岸是綿延的綠帶,潺潺溪水在腳邊轉彎,光腳丫的孩子踏著溪,興奮地想要抓魚,不遠處有人跑步健身,有情侶在河畔散步;更讓人驚訝的,這裡周邊是十多萬人的組屋區,河裡更住著一整群的野生水獺家族。

捨直取彎 天然材質對抗激流

改造加冷河的景觀設計公司Ramboll Studio Dreiseitl大膽採用「復育」的手法取代「整治」,打破原本涇渭分明的河流與公園一刀切的筆直界線,讓河流轉幾個彎流進公園,與台灣習慣把河川「截彎取直」的作法背道而馳。

不僅如此,原本只有十七到廿四公尺的河道,大幅拓寬到一百公尺;新做出來的河流彎道,護岸拒絕水泥,改用石頭、椰子殼等天然材質迎戰激流,營造出來的洞穴與長出的水生植物,提供生物遮蔭、躲避豪雨及繁衍後代的所在。

還地於河 轉型「韌性城市」

4884120.jpg.jpg

「這就是『還地於河』,讓整座公園在豪大雨時成為洪泛區。」設計總監托比亞斯.鮑爾(Tobias Baur)分析,加冷河原本是光滑的排水溝,水流速度很快,氣候變遷日益明顯,水泥城市已無法應付極端的強降雨,必須轉型為「韌性城市」,也就是城市不是不淹水,而是不怕淹。

他說,加冷河透過捨直取彎、降低流速,結合周邊的公園緩坡,成了滯洪區,強降雨時能滯留大量雨水,但降雨洪峰一過,積淹水能快速消退,對附近住宅安全性更高。「會不會淹得更嚴重?會不會有更多蚊子?」居民當初的疑慮,在新河道啟用後一掃而空,各地依偎水泥河道的社區,紛紛要求政府「我們也要一條加冷河」。

記者採訪當天,碧山公園下了場午後陣雨,加冷河畔的水位緩緩上升,原本可踩踏渡河的跳石步道,雨後就得涉水而行,印證鮑爾的說法。

恢復自然 水獺家族穩定繁衍

4884121.jpg.jpg

鮑爾表示,拆掉水泥、恢復自然河道,最大的挑戰是避免水土流失,對策必須以科學為本。他們在施工前打造六十公尺長的模擬河道,測試長達一年,最後以天然的土壤、樹枝與椰子纖維來穩固河床與護坡。

改造後的加冷河蜿蜒曲折、寬窄不一,不僅綠意盎然,魚蝦、昆蟲與鳥類都回來了,完工後兩年,首度發現有兩隻水獺棲息,目前族群穩定繁衍;保育團體「Otter Watch」常在臉書發布照片,吸引不少水獺粉絲。

加冷河的「地主」新加坡國家公園局高級署長楊明忠說,加冷河改造後,增加排洪功能,避免下游發生危險,成為新遊憩景點。

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環境學院副教授陳培育說,加冷河鄰近碧山公園,才有足夠腹地讓河流自然彎曲,加上下水道建置完整,雨水、汙水分流,讓加冷河改造成功。

孩子笑聲 「我知道我做對了」

「復育河川最難的是設計『自然』!」改造加冷河的景觀設計師托比亞斯.鮑爾扛下新加坡政府的河川整治旗艦計畫,他化繁為簡「師法自然」,所有恢復自然的靈感,來自從小和溪流相處的經驗。

鮑爾在德國鄉村長大,他認為「水的天性就是彎的」。從小踩踏溪流、釣魚抓蝦都是向自然學習的經驗。「坦白說,創造自然的河川遠比打造水泥河道更困難;那些看起來很自然的設計,其實最難。」

另一成功關鍵是設計團隊,由景觀規畫師結合水利工程師與生態專家,透過長時間模擬測試,還有政府容許不急躁、不速成地推動工程,才能打造出兼顧排洪、安全、自然與生態的都市溪流。

「看到孩子脫下鞋子、踩進河裡發出開心的笑聲,我知道我做對了。」孩子才六歲的鮑爾不諱言,改造加冷河的初衷,就是為孩子打造宜居環境,給他們歡樂的童年。

《看更多報導》治河治成臭水溝 河川毀滅 倒數計時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