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找溪望 救水路 回響與追蹤報導
友善野溪 水保局擬建資料庫
  • 標準
  • sdg
  • sdg

友善野溪 水保局擬建資料庫

2018-06-17 聯合報/記者郭政芬、洪敬浤/連線報導

台灣野溪被整治得面目全非,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台東分局表示,將與荒野保護協會合作,分批帶領工程設計人員踏查野溪,嘗試找尋兼顧整治與生態的作法;水保局也強調,將整合各單位資訊建立「友善環境生態資料庫」,未來集水區整治時,須先比對資料庫的生物資訊,降低對自然生態的衝擊。

聯合報願景工作室昨起推出「找溪望.救水路」系列專題報導,揭露台灣野溪與大型河川面目全非的整治現況;水保局台東分局長王志輝表示,水保局也希望找到更生態友善方法,處理上游河溪氾濫、土石崩塌等問題,接下來會傾聽民意,並與關心野溪的荒野協會台東野溪調查小組合作,帶領水保局工程人員與大學生、民眾分批踏查野溪,認識自然生態。

王志輝說,野溪小組踏查過40多條台東溪流,搭起工程人員與環保志工溝通交流的平台,未來在設計工程時,可盡量兼顧環境與生態;以往常把現地資料套進電腦模組後,制式設計只考慮到排洪與安全,經過踏查後會融入生態觀念,為洄游生物保留回家的路。

集水區整治時,常見工程的生態檢核不完善,農委會水保局表示,正研擬建置生態資料庫,整合特生中心、中研院或環境團體的生態資料,並且把各項工程的生態檢核資料建檔,作為未來整治工程的參考依據。

水保局保育治理組長范世億說,現階段執行生態檢核時,有時調查、訪問不夠完整,造成工程動工後,才發現珍貴物種或引起抗議,生態資料庫建置完成後,設計階段就依座標比對套疊,若有生態敏感區,就得降低設計衝擊。

他表示,例如苗栗、南投與台中淺山區域曾發現石虎,工程設計先比對資料庫後,若屬於有發現過石虎的區域,工程設計得避免影響棲地,還要考慮石虎習性;例如護岸不能太高、太陡,以免石虎無法靠近河流飲水、找食物。

水保局表示,今年將設計這套資料庫系統,未來2、3年與國內各大生態資料庫銜接,並由各分局建置完整資料,可以作為未來工程設計、施作的參考。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