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升級 保險護體 提升競爭力
有農業保險真的比較好嗎?本報直擊保戶心聲,發現除可透過理賠填補損失,也有協助產業升級的外溢效果;不過,保費較高品項須由農民先繳全額,成了推動的絆腳石。
時序剛過立春,每年此時是農漁業寒害最甚的季節,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農漁民除了天然災害救助之外,更多了農業保險的選擇,讓這個年過得安心了些。
走在高雄市永安區的鄉間小道,海風冷冽,富邦產險低溫型保單啟動第三次理賠,再稍北一些的台南市則已達最高的第五輪理賠,永安漁民們談起兩年前的霸王級寒流,仍心有餘悸。
那年,凍死石斑魚數量龐大,北高雄焚化爐應接不暇,只能先堆在路邊與集中場,不久天氣回暖,血水浸透大地,泥濘不堪,鄉間瀰漫腐敗氣息,緊接而來的農曆春節,人人都不好過。
也難怪,高雄市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蘇益生一聽到石斑魚寒害險開辦,立刻帶頭響應,光是蘇家親友就保了七、八張,占了石斑魚寒害保單近半。
「係保一個安穩,毋一定愛賠,沒死魚仔尚好」,蘇益生說,國內養殖水產寒害險目前只保石斑魚,很多虱目魚、午仔、鱸魚的養殖戶也希望納入寒害險。
富邦產險去年10月開賣石斑魚寒害保單,漁民幾乎都認為根本賠不到,沒想到才賣18張就理賠14張。
極端氣候的不可預測性,應驗了人算不如天算。
屏東縣石斑魚產業在2009年莫拉克風災受到重創,沖積淤泥填塞魚塭,光是復原就花上一整年的時間,相較龐大的重建費用,政府救助的每公頃38萬元僅是杯水車薪。
屏東縣海洋及漁業事務管理所所長吳憲昌點出保險制度的重要性,「多少漁民一輩子的心血,一晚就沒了,依賴天然災害救助根本緩不濟急」。
農業保險的優勢是理賠快速,理賠的金額,也就是保額,一般來講,對農漁民生產損失的填補比率,比政府的現金救助機制要高。
以梨保險為例,每公頃保費約4.5萬元,農委會補助三分之一,新竹縣、台中市、宜蘭縣政府再補助三分之一,農民實繳約1.5萬元,保險期間發生颱風、豪雨等事故,農民最高可獲得每公頃35萬元理賠。
相較下,現行現金救助制度,政府每公頃僅補助梨農9萬元,假設農民投保梨保險,35萬元保額是現金救助的3.9倍,較能降低災害損失對農民的衝擊。
除了消極的彌補損失,農業保險也有積極促成農業正向改變的力量。
最好例子就是去年11月問世的家禽禽流感保單,該保單依據禽舍型式、飼養形態、生物安全機制、管理能力等項目進行風險評估,給予不同的費率,保戶防疫愈徹底,保費就愈優惠,無形中協助政府落實防疫工作。
禽流感保單的第一位保戶陳秋池,曾目睹禽流感肆虐彰化芳苑,一想到就「手腳驚得皮皮剉」,因此他先是改善飼料配方,更不惜斥資4,000萬元蓋了當地第一座負壓密閉式水簾蛋雞場,縱使已做到滴水不漏,卻仍搶先投保,他說,「未來猜不透、看不到,保險買一個安心的」。
「推動農業保險,才能提升農業競爭力」,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依照現行撲殺補助政策,農民未必會重視防疫,若是改成保險政策,等同間接讓農民有防疫概念」。
農業保險對政府支出也有極大的效益。陳吉仲說,2016年因寒害、颱風,天然災害救助高達近百億元,但農損近400億元,現行政策只能彌補災害的兩、三成。
政府希望透過保險機制,擴大財政效果。他形容,現行現金救助機制,政府補助1元,就只是1元的效果;導入農業保險後,政府未來補助1元,將可發揮4至5元的效果。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