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醫療支付 刷卡收手續費
在台灣...捧550萬現鈔救命不是演電影 醫界歎落後
  • 標準
  • sdg

在台灣...捧550萬現鈔救命不是演電影 醫界歎落後

2019-03-12 聯合報/記者李樹人、劉嘉韻/台北報導

日前一位民眾心臟衰竭,倒地不起,被送至急診室,醫師研判,必須使用葉克膜,且立即換上人工心臟,趕在三點半之前,家屬捧著五五○萬元現金,至批價櫃臺,支付醫材費用。這可不是電影情節,而是發生在中部某醫學中心的真實案例,國內就醫便利性幾乎可說是全球之冠,但支付醫療費方式,卻仍相當落後。

醫療改革基金會副執行長朱顯光表示,現在去一般商店消費,若涉及大額現金,民眾多會選擇刷卡付費,但目前醫院卻未全面開放信用卡,使得民眾就醫有時需拿著大筆現金繳費,在就醫或住院期間,不管是提領或是保管大筆金錢,可能都會成為另一個煩惱,刷卡能讓付款更便利,政府應站在民眾角度,思考如何讓醫療付費更便利。

父親罹患重病、最近經常陪同就醫的張姓男子表示,政府積極推動電子商務,但在就醫刷卡上,仍不及格,不是每家醫院都能刷信用卡。就算醫院接受刷卡,對於各家信用卡還大小眼,有些零手續費,有些十元,有些廿元,購物、買衣服、到餐廳用餐,刷卡都不用收取手續費,為何至醫院看病,就需多繳手續費。

據了解,中部一所醫學中心日前出現了一名現金繳費大戶,為了裝上人工心臟,家屬被迫在銀行打烊前提領五百多萬現金,親至批價櫃臺繳費。事實上,該院也推動線上轉帳,但家屬擔心轉錯帳,還是抱著一大捆現金至醫院繳錢。

張先生說,如果看一次病,只需繳納兩、三百元,刷卡卻得多繳廿元,他就會選擇繳交現金。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