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社會創新 2015社企大調查
品質至上 社企商品才能維繫消費力
  • 標準
  • sdg
  • sdg

品質至上 社企商品才能維繫消費力

2018-04-24 聯合報/記者黃昭勇╱台北報導

聯合報系《社企大調查》發現,民眾對社會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訂價有較高容忍度,六成二民眾願意付出較高價格購買社企產品或服務,但也有二成五的人打消消費念頭。願意多花錢購買社企產品的民眾中,以高出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十的範圍居多、達四成五。

由社企流主辦、聯合報願景工作室策動的社企流三周年論壇:堅持的力量今天登場,除邀請多位創業家與社企家演講,論壇也將發布聯合報系《社企大調查》,這也是國內首份針對社會企業的民意調查。

社企流創辦人林以涵指出,受訪民眾願意用較高價格購買社會企業提供的產品或服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結果。她說,這可能代表民眾對社企的認同。

林以涵分析,調查也發現,民眾最希望社企提供的產品或服務,以「販售有機食品或在地農產品」的比例最高、達六成五。她說,這顯示民眾對食品安全的需求,也凸顯台灣農產的生產銷售,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

輔大社會學系系主任吳宗昇指出,百分之十可能是民眾的「愛心溢價」。這與國外的經驗相仿,但也顯示民眾將社會企業的商品看成是做愛心。

吳宗昇認為,社企並不是要用愛心做行銷,而是要先在一般市場競爭,在品質與價值上取得消費者認同,讓消費者更願意去了解社企商品背後的社會價值,才是社會企業真正想建立的營運模式。

活水社企開發共同創辦人陳一強也指出, 過於強調社會企業,可能是雙面刃,消費者或許會因為善因而購買一次,但願不願意一再購買,還是取決於商品或服務本身的品質。他說,社企商品與一般企業產品相同,都得通過市場的考驗。

陳一強舉例,就他所知,協助身障者就業的勝利潛能發展中心,就不主動募款也不強調社會企業,而是用服務與一般加油站競爭。社企商品的溢價應該是來自所創造的社會關懷價值,而不是民眾的愛心溢價。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