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願景在地 願景在地第六波
苗栗/交通設計不良 轉彎都怕怕
  • 標準
  • sdg

苗栗/交通設計不良 轉彎都怕怕

2018-06-13 聯合報/記者范榮達、胡蓬生、張裕珍、黃茹婷/專題報導

前言:

苗栗縣近年來旅遊觀光業興盛,人車增多,也出現不少交通問題。

交通工程及號誌、標線,對用路人來說,是一種安全信賴,更是維護安全與交通秩序、行路順暢的重要依據,但若設置不當、不符實際、不合理呢?這如同潛藏的陷阱,威脅道路安全,甚至造成死亡交叉點,損害民眾生命財產,釀生社會問題。

這次「願景在地」專題,記者直擊各地警方提報列管,或是口耳相傳的不合理交通工程或標線號誌,彙整容易發生交通事故的路口,提出改善建議,盼獲得政府相關部門正視並加速改善。

對左轉車不友善

頭份鎮中央路寬50公尺,是全縣最寬的馬路,但從西向東(竹南往頭份方向),包括公園三路、八德一路、文化街、中興路與忠孝一路共5個路口,都沒有左轉專用道,必須利用內側快車道左轉,記者就目睹到一些車子在內側車道要直行時,突然發現前面等候左轉的車陣被「卡」,必須緊急煞車或是換到外側車道

。同樣狀況發生在台6線公館鄉五穀國小陸橋路段,位在國道1 號苗栗/公館交流道口,車流量相當大、速度也快,相距約十公尺接連有兩個台6線左轉五穀國小的號誌,但左轉使用的內側道與直行同向,也只有接近路口的路面有箭頭的指示標誌,加上陸橋下方便利商店前經常停了整排車子,左轉車被迫違規停在馬路中間的槽化線,擔心被內側車道直行或是外側車道閃避路邊停車的車子撞及。

卓蘭鎮中正路與中正西路、興南街的交會路口處,部分中正路往台3線、卓蘭大橋方向的車流,有左轉往中正路、興南街的需求,但當地沒有左轉號誌燈,左轉車流容易與對向直行車流發生衝突,也可能遭後方車輛追撞。

銅鑼鄉銅鑼陸橋往市區方向,因陸橋及陸橋下方側車道的號誌時相同步,車流產生交叉點,尤其是左轉衝突更大,且陸橋與側車道有高低差,有視線死角,有側車道的車子或機車看路況危險,乾脆停在三叉路口,「自力」兩段式左轉。

標誌竟一線兩制

另有一些路形設計及標誌標線也有改善空間,竹南鎮明勝路大貨車限重25噸,但跨越五福大橋(苗6-1線)一路來到造橋鄉路段上的苗9線,限重標誌卻變為 21噸,常讓大車駕駛疑惑「要怎麼瞬間減重?」摸不著頭緒,質疑怎麼「一線兩制」。

路面標線太滑溜

此外,苗栗市國立聯合大學八甲、二坪山校區間的聯大路寬25 公尺,單向僅設1個快車道及機車優先道,短短2.6公里雙向車道,就分別設有12處、15處路面「機車優先」標線,每處長約30 公尺。記者下雨騎機車體驗,發現騎一下子就到一處「機車優先」標線。雨天已經路滑,標線摩擦力低,更是處處抓不住輪子。機車難受控制,加上馬路有坡度、轉彎多,人不自覺就緊握機車龍頭把手,戰戰兢兢,只怕摔車犁田。

山路彎大坡度陡

三灣鄉大河派出所前的舊台3 線轉往台3線的下坡,幾近90度的彎道又有高低差,因此有視覺死角,轉彎步步險;新闢不久的泰安、南庄連絡道路,路寬僅7 公尺,其中在8.5公里處的連續彎道路段,有大髮夾彎,不但是險升坡也是險下坡,過彎「比考駕照還難」!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