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劍橋市北方的「未來企業中心(Future Business Center)」裡,社會企業家貝蒂費爾在該中心的菱形中庭裡暢談她的理念:「傳統企業以賺錢為單一目標,現在我們想創造出更有意義的工作。」
貝蒂費爾是「五十世代(50th generation)」創辦人。以未來企業中心為基地,幫助想從事社企的人創業。她說,取名五十世代,就是希望能一代造福一代,綿延五十世代。
未來企業中心是家協助新創社會企業的育成中心,同時擁有「歐洲區域發展基金」的專案補助、劍橋市政單位支持;並且與社會企業Allia合作營運,由劍橋大學Judge商學院提供相關教學。
「未來企業中心」主任凱若琳.海德說,該中心是英國第一個以清淨能源為主力的育成中心,協助初創企業募集資金、提供辦公室空間,實現創業點子。
未來企業中心顧問普瑞姆說,「未來企業中心」已協助一百六十家社企,囊括各種社企類型。目前約有三、四十家公司長期進駐未來企業中心。
由英國社企的類型變化可看出社企發展的軌跡。社會企業發展之初,多半是社會服務與慈善類型;接著,合作社、社區利益公司等也納入社企。新興的趨勢是,社企家的視野望向清淨能源、基因科技、醫療保健等議題,科技門檻漸高。
如,七月中旬剛進駐未來企業中心的基因科學家尼爾森創辦的DNAdigest,她力主在保障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安全地共享基因數據,加速基因研究腳步、嘉惠病患。
擁有四百名會員的「劍橋清淨科技公司」,提供會員融資管道、輔導新創企業。企業顧問休斯說,社會企業最終目的是在造福人群,清淨科技也一樣,兩者是絕配。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