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不義之材 伐木技術傳承
樹人薪傳 老師傅栽出林業新血
  • 標準
  • sdg
  • sdg
  • sdg

樹人薪傳 老師傅栽出林業新血

2021-05-12 聯合報/記者侯俐安、吳姿賢、游昌樺/專題報導

「後退、後退!」六十七歲「阿樹伯」陳進樹穿著藍格子襯衫、腳踩雨鞋,腰掛一把割草刀,在台北市大崙頭山的樹林間靈活穿梭,貼身指導兩名剛從森林系畢業的年輕伐木工,不時叮嚀「電鋸要拿斜一點」,並抬頭判斷樹傾倒的方向。乾瘦的大明橘一棵棵倒下、在地上並列後,工作還沒結束,阿樹伯蹲下身子,耐心教他們把電鋸重新磨利。

看盡興衰 傳承技藝堅持留山

同期伐木的朋友幾乎都退休或轉行了,只有阿樹伯堅持留在山裡,他說,「要把所有技術傳承下去」。

台灣早年林業發達,伐木案場不勝枚舉,像阿樹伯這樣的老師傅,大多都是國中畢業就進入林地工作。如今都已經六、七十歲,到了該退休的年紀,看著林業從興盛到凋零,如今伐木業重燃生機,也讓他們願意留下技術,傳承下一輩。

阿樹伯說,他十五歲就進入林地工作,「十九歲時一個月賺一萬五千元,甚至兩萬多元」,伐木兩個月就可以買半分地,「兩年賺的錢,可以蓋一棟房子」。直到卅年前禁伐,他說,「當時林班都停了」,根本接不到伐木工作,同業幾乎都轉行了,幸好他還有一部吊車,專門用來吊公家或進口木頭,只不過收入少了三分之一,「為了養孩子不做不行」,直到這三年與學校配合傳承技術才「重出江湖」,「我要把全部功夫都講給他們聽」,延續林業。

12268818.jpg

禁忌不再 年輕班底想像未來

老師傅留下技術,也要有好學生願意學。春初,正昌木業位在竹東的第七林班地正在集材。師傅許宏志指揮著工班們,「不要綁太中間」、「現在往上吊」,現場五人汗流浹背,開怪手、持鏈鋸。這群有渾身絕活,埋頭集材又不喊累的,都是剛從台大、清大、中興、屏科大畢業的高材生,滿腹熱忱。

集材現場的年輕班底,廿七歲周祐任談起產業時,眼神閃著對林業的熱愛。他說,看過日本、德國、奧地利林業發展,對台灣林業充滿想像,他在林業現場看到更多未來性,從機具、技術、安全到文化,都還有突破空間,讓伐木業在人們眼中不再是禁忌的職業。卅二歲陳文鋒也看好未來林業發展,「未來我們會算是先驅之一吧?」

12268816.jpg

原民不來 幸有新血加入團隊

許宏志說,他國中開始造林、伐木,全盛時期他的工班有卅多人,當時工錢便宜、木材價好。但禁伐後急轉直下,撫育政策不足、經濟價值下滑,直到四年前,工班剩三人,都是親戚,也陸續離開崗位,連當地原住民也不來了。所幸當時新血加入團隊,「他們有智慧,滿腹熱忱但缺技術」,他決定多留兩年再退休。

收穫期長 林農需要穩定市場

正昌製材第二代負責人梁國興形容,林農與果農、菜農相同,種植後都要收成,但蔬果往往三個月到半年就能收穫一次,樹種下去,短則廿年,長則四、五十年,還需要長時間經營培育、砍草、修枝、疏伐,到了收穫時不僅樹種在市場上可能已經不是主力,就連收穫面積與申請程序也處處受限。

國產材生產量達到百分之五,業界及學界都認為,從伐材量、生產運輸、市場行銷,都還要政府支持,才能鼓勵產業發展,更擔心才剛起步的國產材政策難以承受消費者壓力而中斷,重新投入的心血也會白費。

林務局長林華慶說,提升木材自給率需要更多溝通,扭轉卅年來民眾對砍樹等同破壞生態的觀念。另一方面,國產規格材供不應求問題,難以求快,但會愈來愈穩定。

林華慶說,唯有先透過市場行銷提升需求,才有機會穩定供給,達到市場規模,就不用擔心沒有人才。

12268819.jpg
▌延伸推薦: 【國產材之路】學用落差大!年輕人不進林業 沒老師傅帶領「進森林就卡關」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願景工程基金會是個獨立、非營利的新聞倡議組織,我們相信,好的報導與行動需要時間與資源維持活力運作。歡迎您透過捐款支持我們,不論多寡,都是推動台灣向前邁進的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