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對話世界 緬甸:新南向跳板
「沒人要去的地方我去」黃資傑走反方向的路
  • 標準
  • sdg

「沒人要去的地方我去」黃資傑走反方向的路

2021-06-21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以君、李碧蓮、黃義書、蔡秉儒/緬甸報導 林以君、李碧蓮/多媒體製作

緬甸宏全總經理黃資傑,他報考救生員,也考上救生教練,他跟著學衝浪,學習如何抓住每個浪頭,展現自己最好的一面。

宏全國際集團是台灣最具規模的包裝材料製造商,全台灣有80%的保特瓶蓋都出自這家公司。

黃資傑目前是宏全國際集團的前鋒指揮,困難的、吃力的、需要更多耐心的工作,他是最佳人選。

他是救護車上的EMT(緊急醫療技術員)也是企業最愛的EMT

2164163.jpg.jpg

當兵的時候自願到消防隊完成替代役。

一天跑一萬公尺練體能,又自願上救護車學習急救並拿到EMT(緊急醫療技術員,Emerge cy Medical Technician)執照。

在企業的海外戰場上,黃資傑總是那個跳出來解決問題的人。

黃資傑:我個性內向

他參加外貿協會培訓中心 (ITI)「國際企業經營班」,兩年密集訓練後於2011年進入飲料包材製造商宏全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他認為,從「國企班」學到的本事可以讓宏全這個傳統產業走向國際化時幫上一點忙。

黃資傑先在宏全國際東南亞總部泰國擔任部門主管,2014年外派越南廠代理廠長後升任獨當一面的區域大廠廠長,2015年協助宏全設立緬甸包材廠並擔任總經理。

2164160.jpg.jpg

刻意改變個性

黃資傑台北醫學院醫務管理系畢業,畢業時他對未來茫然,兩年「國企班」訓練,他努力做「外向一點的學生」。

他成了一個「違反個性的人」,更願意和外國人聊天,英語大進步。

需要上台報告時,他主動舉手,替代役時在消防隊、救護車上學到的本事證明他有能力迅速在混亂中理出頭緒。

他有一套「不要臉哲學」,強迫自己由內向變外向,儘量幫助別人,事情就會往正面方向發展。

走到哪都有考驗等著他 黃資傑:沒人去的地方我去!

2164167.jpg.jpg

2011年起常駐泰國,那年泰國南部淹大水,黃資傑所在地區淹水達一公尺。

駐泰國期間他常出差緬甸,試探緬甸產業及經貿水溫,此時越南廠廠長出缺,他先代理一年再升為區域大廠正職廠長。

越南廠廠長出缺,原因在業務、財務及人事無法整合,有衝突、有流言,這些在黃資傑眼中「都是機會」。 流言,若是真,他認為就該去克服困難;流言若是假,他覺得正是整合訊息的時機會。

黃資傑是當時唯一覺得可以到越南發展的人,既是機會,他不想放棄這個可以獨當一面的挑戰。

他說:「沒人要去的地方,我去。」

他從代理廠長開始,整合員工並克服困難,最終升為廠長。

內憂處理完,卻又遇上「513反華暴動。黃資傑又一次在挑戰中證明自己可以在混亂中理出頭緒,並把可能損失降到最低。

越南513那一晚……

「我要回工廠,工廠不能沒有主管在」,他說。

「513」那天,黃資傑到胡志明市出差,看著路上呼嘯而過的摩托車隊,越南人拿著國旗吶喊,這些人都是往工業區前進。

黃資傑身為宏全越南廠負責人,當年才29歲,工業區各友廠訊息回報,他對照地圖,暴民離宏全廠房越來越近。

黃資傑決定讓所有員工回家,只留下「死忠」的越南幹部面對暴民更大一波失控破門、砸玻璃。

他和幹部把所有燈光關掉,從窗縫中用手機拍攝下驚險畫面。

暴民先毀掉所有監視器,避免留下證據,他們不破壞生產設備,防止就業損失,這些都是警告性破壞。

從513他學到……

2164157.jpg.jpg

「513」讓這位不滿30歲的台灣廠長「最糾結」的是,他要決定是否犧牲營收暫時撤廠,防止越南暴民放火燒廠房。

所幸「死忠」的越南幹部站在廠方及黃資傑這邊,暴民掃過的宏全廠房快速復工,黃資傑也報請總公司決定在「513」期間仍發全薪給越南員工。

他說,平常照顧好越南幹部成為「樁腳」,遇到狀況他們才會站在第一線保護廠方,否則他們最熟悉廠內運作,帶頭搞破壞時會更難收拾殘局。

黃資傑計算,「513」造成宏全越南廠的所有損失,僅有不到台幣五十萬元,這還包括停工期間照樣發出的薪資。

住在這個國家很重要

越南-->緬甸

2164168.jpg.jpg

宏全要開設緬甸廠的任務,也落在黃資傑身上。

黃資傑說,緬甸飲料市場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也因為如此,「我們跟著客戶走」。

他說,「可口可樂、百事可樂到哪,我們就到哪」,宏全由製造瓶蓋、瓶胚開始,一路「向下整合」,替飲料商客戶包辦製作飲料在內的大部分製程,客戶只要把錢用在行銷配送。

在緬甸工作,他要把自己套上緬甸式思考之外,還要顧及總公司利益。

從2011年駐守泰國時他就常出差到緬甸,出差是當客人,就像許多常出差的台灣年輕人一樣,累了,就回溫暖的家,完全可以忘記緬甸的事情。

設廠,黃資傑要的是全身心地投入。他把自己變身為緬甸的一份子。

進駐與住進緬甸

「住」進緬甸

2164158.jpg.jpg

「住在這,交的朋友、吃的菜、看的新聞,全是緬甸的,才能更瞭解他們的文化思維。」黃資傑比較出差與常駐國外的差別。

黃資傑也以旅行為例,出國旅遊有三個層次。

參加旅行團是一種,全團可能都說中文。背包客是第二種,可以和同行者溝通並瞭解對方文化。長住在不同文化的地方,語言聽久了會懂,也等於是另一種深度文化之旅。

他舉例什麼才是「當地思維」,有次為了報價的事和緬甸人打交道,對方一直說「好、好、好」,但這裡人說好,是「我瞭解了、我知道了」,不代表「我同意」,「acknowled e not agree」。

黃資傑:我有自己的路

2164159.jpg.jpg

黃資傑成長在一個外派家庭,父親在柬埔寨工作,是他「往外開拓的引領者」,父子兩人一年一會。黃資傑參加貿協「國企班」,也是父親的建議。

父親當時說,就算念研究所多一個學歷,「還是在象牙塔」,不如藉由「國企班」磨出經驗。

父親的建議更堅定黃資傑「走自己的路」,「他(父親)做他的,我也要走一條自己的路」。

黃資傑能不去柬埔寨就不去柬埔寨,去了父親的地盤,「靠爸族」的說法就會如影隨形跟著他。

再往西走

從台灣到泰國、越南、緬甸,黃資傑還要「再往西走」。

2164162.jpg.jpg

「沒有人能保證在同一家公司待一輩子」,黃資傑2011年起派駐海外,都在東南亞,他從部門主管做到區域大廠廠長、總經理,也參與開發新市場、籌設新廠,他的新挑戰目標在更西邊。

宏全國際已在非洲莫三比克設了非洲第一家「非洲宏鑫(莫三比克)控股有限公司,生產飲料包材,準備發展非洲市場。

從頭開始,對黃資傑一點也不陌生,他習慣從一片混亂中找到自己的目標,運用個人專長及團隊力量。

他以緬甸廠為例,「有一個良好的團隊在緬甸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緬甸制度、法規不透明,各種條件都匱乏,良好的團隊才能克服各種問題。

沒有人要去的地方,他願意去。這已經贏過許多競爭者了。

2164164.jpg.jpg
2164169.jpg.jpg
2164156.jpg.jpg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