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對話世界 緬甸:新南向跳板
紐約客變緬甸稻農 蔡磊堅飄洋過海
  • 標準
  • sdg

紐約客變緬甸稻農 蔡磊堅飄洋過海

2021-06-21 聯合報/特派記者林以君、李碧蓮、黃義書、蔡秉儒 /緬甸報導 林以君、李碧蓮/多媒體製作

蔡磊堅看到紐約之外的世界

蔡磊堅捨棄美國紐約年薪至少三萬美元的公務員生活,找了「不舒服」的事做,現在他不再是「紐約客」,他是緬甸的種稻農夫。

他不僅當過美國紐約住宅管理局穩定收入的公務員,也在華爾街工作過,任職跨國廢塑料回收公司。更早之前,他在紐約當過記者、律師助理。所有紐約客的光鮮亮麗如今都沒了,現在的他捲起褲管下田鋤草、疏通灌溉水溝,他要自己啟動發電機,讓訪客有電可用。

更早之前,他是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經濟及城市規劃的高材生,是一般人眼中可以西裝筆挺過著華爾街上班的城市新貴。

現在的蔡磊堅,抱著電鍋,帶著自己種出、碾過的米,到潛在客戶家裡煮飯給對方吃,教導他們分辨什麼是優質米飯。

2160108.jpg.jpg

從紐約到緬甸種稻 推力 & 吸力

「在美政府部門,久了就沒挑戰性,他雖然是全美最大的「紐約住宅管理局(NYCHA,New York City Housing Authority)」,卻重覆做著同樣的事,他通過考試才進入年薪三萬一千美元起跳的公家單位,每年還有最高五千美元加薪、每兩年就可能晉升一級,五到七年後應該就是主管。

蔡磊堅心中有個「向外推」的力量,把他推出「紐約住宅管理局」溫暖的辦公室。他回頭看著辦公室裡的那個的自己,一切按照工作流程手冊,「遇到什麼問題,就給什麼答案」,「不是你的工作,不用管,也沒有權力管」。

現在的他,因為緬甸的「吸引力」,他由2015年7月起在緬甸最大城市仰光北郊的勃固種水稻。

蔡磊堅說,「每個人都離不開糧食,緬甸長久以來就是稻米生產大國之一,因為技術及種植方法不夠精細,雖有良好條件,產值卻未達最高。

更巧合的是,他的台灣岳父又在緬甸開創種稻事業,他把美國、台灣、緬甸三點連成一線,他由紐約客成了緬甸農夫。

行動克服恐懼

「用行動克服恐懼」,蔡磊堅把老闆告訴他的這句話與來客分享。他口中的「老闆」就是他的岳父。

2160104.jpg.jpg

在緬甸自己抽水發電

在紐約房屋局當公務員,負責反映住戶需求,居民進駐、搬出市府所屬公寓,小到水龍頭損壞報修,蔡磊堅都要、或是「只要」按照既定流程說明即可,剩下的事,不歸他管。

美其名他提供諮詢並向市民說明何時由誰負責修理,但他無法管到是否確實修理好水龍頭,如果他不想,甚至可以不理會後續處理流程及結果。

在緬甸,顛覆所有他在美國的工作信念。如果他不自己抽地下水到水塔,他就沒有水可以洗澡。停電了,如果自己不啟動柴油發電機,電腦等電器用品全將停擺。「在這裡必須把事情完成」,除了不能拖延之外,前一個問題沒有解決,會牽扯出另一個問題。

在緬甸這個發展中的國家裡,蔡磊堅成了另一個人。

2160105.jpg.jpg

從內向到外向

在紐約,「不是我不想把事情完成」,而是他沒有權力管到下一個流程。在緬甸,所有事情必須完成,卻不是蔡磊堅一個人,「我和幹部討論,找最好的答案」。

「第一次,做錯;第二次,又錯,第三次,還錯」,「我要不停地嘗試,找出不同答案」,蔡磊堅說。

在緬甸碰釘子就是在摸索中嘗試,心情難免低落,蔡磊堅和所有投入緬甸的年輕人一樣,正慢慢加強心理韌性。

在紐約,被動,一樣領薪水;在緬甸,不主動不行,不主動沒有人會替你解決問題,問題不解決就成為大麻煩。主動解決問題,多少會有恐懼感,再多的「恐懼」,都必須以行動克服。害羞、內向的外國人到了緬甸,很容易轉變個性。

用真誠感動客戶

所以,蔡磊堅抱著電鍋、帶著自己種出的台灣米,跑到潛在客戶家裡煮飯,讓客戶試吃他想要推銷的優質台灣米煮出來的米飯,請客戶比較他的產品和緬甸本地米有什麼不一樣。

「我放膽去嘗試,一次、兩次、三次,我用真誠去感動他們」,蔡磊堅說:「我不是外向的人,但(在緬甸)我很希望把自己變成外向的人。」

抱著電鍋到客戶家,「我不但做了,而且成效很好。」

2160087.jpg.jpg

找不舒服的事來做

來緬甸,面對很多事都不舒服。蔡磊堅說:「舒服,是給那些沒有目標、安於現狀的人。」他說:「想要更好的發展,就要找不舒服的事來做。」

在美國念大學、在華爾街工作、在紐約房屋局安穩坐在辦公室當個公務員,「很舒服」。但在紐約,上班就有「等著下班的感覺」。

緬甸種稻,沒水要找水、沒電要接電,在這裡「不停地忙,總有事情要做」、「我不能老待在辦公室」,他必須向一輩子吃緬甸米長大的緬甸人推銷他種植的台灣米。

2160106.jpg.jpg

他放棄美國夢 不能說「我辦不到」

「簡單說,我不能和老闆說『我辦不到』」。

他說,「我必須想辦法完成交待的事」,如果真的無法完成,「我也不希望他們給我答案」。

「我要分清楚是客觀因素無法完成,或是,我還沒想到解決問題的方法」。總之「我要如實匯報」。

不能改變 就接受它

蔡磊堅要向家人解釋緬甸的一切。緬甸自2011年起由軍事獨裁國家轉向民主,這個佛教國家的人民是相當和善的。

緬甸人民慾求不高,又長期受政府控制,生活態度是「多做不如少做」。蔡磊堅曾想改變員工,但後來不如改變自己。不能改變的現狀,就接受它。

2160107.jpg.jpg

在緬甸再出生一次

蔡磊堅說:「我在緬甸『再出生』一次。」

就像他14歲由中國大陸移民美國一樣,當時在美國從語言到文化,一切從頭開始學習,就像「在美國出生一次」。

這次在緬甸種稻,所有生活大小事也都是新開始,他在緬甸又出生一次。

在緬甸仰光市區以外,「沒電,是正常的」、「沒自來水,也正常」,常停電、沒有固定供水,這是蔡磊堅來緬甸後遇到的狀況。

回想第一天到緬甸,「我從前在美國住的那是house(房子),這裡,房子不像房子」,緬甸一整個就是未開發的國家。

2160090.jpg.jpg

看到緬甸的前景

蔡磊堅看到的是緬甸的前景。

他說,緬甸氣候適合種植稻米,是農業出口大國,稻米前景好。

緬甸的稻米尚未打進北美洲市場,原因之一是北美洲市場限制、要求高,他認為以他和岳父掌握的技術,可以進攻北美洲市場。

進軍北美洲市場前,蔡磊堅要先準備進入中國大陸市場,而眼前第一步就要讓緬甸當地人也能接受他種出的「台灣米」。

稻米產量是當地人三倍 賺錢後幫助當地人

蔡磊堅所種植的稻米,同面積產量是當地人產量的三倍。他說:「把目前事情做好最重要。」

他不停研究,他比喻自己「像秧苗一樣,一顆顆種起來」,育苗、殺蟲、施肥、收割,一步一步學習。

他的老闆也交待,自己賺錢改善生活,固然重要,有時候要能用技術改善當地人民生活,能幫助到別人,更好。

2160083.jpg.jpg
2160089.jpg.jpg
2160088.jpg.jpg
2160086.jpg.jpg
2160085.jpg.jpg
2160084.jpg.jpg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