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人權 民主路 向前行 尋找經濟活路
政治惡鬥政策卡關 那些年5經長的遺憾…
  • 標準
  • sdg
  • sdg

政治惡鬥政策卡關 那些年5經長的遺憾…

2018-05-05 聯合報/記者江睿智、何孟奎、蘇秀慧/專題報導

「過去我在經濟部做的事,民進黨都反對,他們又不是我的朋友,為何要幫新政府想辦法,他們自己解決。」當本報採訪團隊邀約採訪歷任經濟部長、希望為新政府提供建言時,一位前經長如此說。

台灣經濟低迷不振,本報採訪團隊特地採訪民選總統以來( 20年)曾擔任經濟舵手的歷任經濟部長,請他們暢談任內 對台灣經濟最大貢獻的政策、最遺憾的事情,以及對新政府 提出建言,如何讓經濟振衰起敝

的確,台灣政治長期藍綠惡鬥,成為歷任經濟部長要推展政策時的掣肘。採訪歷任經長時,問「哪項政策沒推成,最為遺憾?」很多部長的回答,都是因為政治因素、或在野黨反對,讓想推的政策推不成。

尹啟銘:ECFA沒完成衝擊大

尹啟銘說,兩岸經濟協議(ECFA)後續沒有辦法完成,「是我很大的遺憾」。他說,中韓自由貿易協定(FTA)已經啟動,這對台灣的影響非常大,尤其是對傳統產業的衝擊非常大。

尹啟銘說,傳產業的關稅稅率都很高,例如紡織10%,一個企業出口要賺10%,相當不容易,獲利卻可能全部被關稅吃掉,自然沒有競爭力,關稅障礙對傳產業的衝擊非常大。看看韓國,「過去八年,在野黨讓台灣喪失了很多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機」。

杜紫軍:服貿受阻失先機

杜紫軍同樣認為,推動服貿受阻最為遺憾,這致台灣失去進入中國市場先機與夢想。

他表示,本來在簽署ECFA時,當時各國都認為台灣在兩岸跨出一大步,後續服貿和貨貿陸續完成,台灣成為中國大陸對全球開放的試點,若能跟台灣合作,將來進入大陸,可享受中國對台灣企業的優惠。當時很多外商來詢問投資機會,韓國甚至創造「Chiwan」這個名詞,恐慌台灣在大陸市場取得先機。但隨著洽簽服貿受阻,這個機會無法繼續發展下去,使得許多外商對台灣夢想產生改變。

張家祝:經濟協議簽署卡住

令張家祝最遺憾的是,他原本希望在卸任前,繼成功簽署台紐、台星經濟合作協議之後,希望還簽一個國家,兩國都已談好將飛新加坡簽署,但國內爆發太陽花反服貿學運,最後喊卡收場。

張家祝在經長任內曾與很多國家經長會商,很多國家都說,「很樂意跟台灣交往,但沒人願意激怒你的大鄰居(中國),很抱歉,只要中國不反對,我們可以進一步合作」。

「看到別人簽約合作,我們只能遠遠看,連到旁邊一起談的機會都沒有」,張家祝說,台灣面臨全球區域經濟整合的挑戰,但台灣與中國洽簽服貿、貨貿都受阻,無法吸引外資投資,這是相當嚴峻的問題,民進黨執政主張要「從世界走向兩岸」,這幾乎是不可能。

林信義:核四未停建白花錢

林信義最遺憾的事情是:沒成功讓核四停建。他說,台灣在電力供應上所遭遇的問題是輸配電品質的問題,而非電力不足的問題。當時基於台灣並不缺電與做過續不續建核四廠的利弊得失及替代方案之後,做出停建核四的決議,但最後沒有成功,後來停建又續建,截至2014年政府決定核四廠暫時封存,總計已花費3,300億元。若當時他成功讓核四停建,就不必花這麼多錢。

王志剛:台灣品牌待加把勁

王志剛認為,比較可惜的是推動「品牌台灣」運動,績效沒有很顯著,直到他出任貿協董事長仍在推動。他說,2011年宏達電名列Interbrand全球百大品牌第98名,但非常可惜只是曇花一現。

王志剛說,台灣現在在世界舞台上沒有非常知名的品牌,不談美國,跟韓國、日本比較,遜色很多,沒有品牌就沒有辦法真正在市場紮根,對出口影響非常大。

1888908.jpg.jpg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