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環境 把水找回來 把水找回來
為明天貯水… 全面搶救漏水率
  • 標準
  • sdg
  • sdg

為明天貯水… 全面搶救漏水率

2018-03-20 經濟日報/記者江睿智╱專題報導

過去十年,從水庫淨水廠出來的自來水,平均一年40億噸,在送到家戶和工廠前,平均一年漏掉6.1億噸。花錢、花功夫汰換水管,就能把水找回來。限水頻率會愈來愈高,降漏不能再拖了。

67年大旱,桃園板新進入民生限水,高雄水情岌岌可危,為了搶水,桃園縣長鄭文燦口不擇言說「石門水庫,桃園專用」。眼下,台灣水情嚴峻,但實際上有更多的水是白白浪費掉。

去年台灣水管漏水量達到5.77億噸,約略是三座石門水庫的蓄水量,漏水率達18.04%,高於國際水協會(IWA)建議的15%。

降低漏水率,就是為明日貯水。政府自2004年投入經費降漏,未來十年計畫投入近800億元,汰換6,000公里管線,目標在2022年將漏水率降至14.25%。只是,降漏困難重重,缺錢、缺人,還有各種政治因素阻撓。

春天一場大雨剛停,台北市溫州街巷弄立即封巷、停水,但仍有住戶未將愛車駛離現場,工人和機具只得在狹隘空間中快速地開挖馬路,進行配水管汰換工程,以便在下午五點鐘前恢復供水。

一位50多歲工人,委身在地面下、寬約50多公分空間施作,滿身泥濘的他,將鑽孔機往下壓並轉動鑽頭,在配水管上裝設鞍帶分水栓,好分接到各家戶。工作粗重,儘管手藝老練,他額頭不斷冒出汗水,混著泥漿。

「像不像兵馬俑?」另一名工人突然有感而發地說。他還說,在大雨中施工最困難,還有住戶不體諒,讓他們像「過街老鼠」。

自旱災發生以來,鮮少人在意這群在都市、鄉里角落換管線的兵馬俑工班。

台北市自來水事業處長陳錦祥說,台灣水管有逾百年歷史,是最早埋的管線,管網逐漸老化,後來電線、電信、瓦斯跟著下地。之後經濟成長快速,水管基礎建設一路追著用水量跑,那時大量採用塑膠管,但塑膠管不耐輾壓,易被挖斷,後來發現,要去汰換舊管線十分困難,必須排除無數「管障」。

水管埋在地底下,是看不見的政績,不受地方官的重視。近年地方官討好民眾,說要「還路於民」,不僅捷運施工圍籬要撤退,連換水管開挖馬路的路權取得亦很困難。

台水副總經理籃炳樟直言,像桃園和新北市,統一規定挖掘管路期程僅3、4月及8至10月,期間又有颱風季不利施工,汰換速度明顯受限;此外,基隆夜市等地區疑漏水嚴重,但要進行汰換工程遭到地方勢力阻撓,攤商亦不願配合暫停營業。

台水公司漏水防治處長李丁來指出,水價已逾20年未調整,賣一度水虧2角,現在汰換管線,台水全數舉債支應,之後尚須維修,未來勢將難以支撐。據台水統計,近五年來台水汰換管線平均成本為每公里642萬元,若要全面更換逾齡的2.37萬公里管線,估計至少要投入1,521億元。

這次抗旱中,行政院將2022年漏水率目標進一步下修至12%。自來水協會理事許培中建議,考量節水與經濟性,漏水率應降到10%以下。

行政院大筆一揮降漏目標,並不足以改變現狀,而是必須有魄力解決降漏種種困難,地方首長也要打破自私的土霸王心態與媚俗政治。

閱讀秘書/漏水率

漏水量即無效水量,包含不明水量。

自淨水場總水管輸出的總水量(即配水量),扣掉送至家戶及工廠的計收水費的水量(即售水量或抄見水量),及不計費水量,例如水表不感度、違章竊水、消防用水及工程事業用水等水量之後,即為漏水量。漏水量占配水量比率,即為漏水率。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