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南向新世力 教學現場
母語學習路 認同、教養最大阻礙
  • 標準
  • sdg

母語學習路 認同、教養最大阻礙

2018-06-23 聯合新聞網/記者余佳穎、陳雅玲╱連線報導

「沒有加分,我為什麼要學媽媽母語?」在競爭激烈的都會,小朋友補習班上不完。即使資源多,但學生、家長沒有興趣,甫於本月退休的新北市永和國小前校長吳順火說,「比起母語,大家寧願去補習班學英文。」

母語文盲 開班不到十人

永和國小有超過兩百位新住民學生,其中四十七位、兩成一具越南血統,但校內在早自習開設越南語班,只有不到十位學生選修。吳順火說,在競爭激烈的永和區,家長都非常重視教育,「說現實一點,如果看不到母語的『軟實力』,當然是先顧好課業比較重要。」

即使有媽媽願意和小孩用簡單母語對話,但吳順火發現,多半學生變成「聽、說」沒問題,「讀、寫」卻完全不行,「結果就變成母語文盲,真的能增加競爭力嗎?一定要聽說讀寫都好,才能增加能量啊。」

「其實教導學生差異不大,我們都是一視同仁。」新北市石碇永定國小教師吳淑芬班上一半學生是新住民孩子,她說孩子功課程度和媽媽國籍無關。

文化差異 教養法各一套

「不過,在新住民家庭中,『教養』才是最大的難關。」吳淑芬說,受到文化差異,新住民媽媽和爸爸有不同見解,還有爸爸會看不起媽媽的文化,也間接影響學生學習。

學校會舉辦多場親子活動,教導如何促進父母溝通、閱讀共讀等,「參加多次後,願意來的家庭多半會改善,對小朋友當然也是好處多多。」

火炬計畫 只在國小開課

到了國中,學習母語之路更艱辛。國小端,至少有移民署「火炬計畫」,開設母語課程,但到了國中,絕大多數學校沒有開設東南亞語班,即使國小打了基礎,上國中卻又忘光光。

雲林縣社會關懷協會總幹事賴惠華經常協助該縣各校舉辦多元文化課程,她說,國小階段的新住民子女可能對家鄉文化、語言產生興趣,但一到國中,就因沒有延續課程,及沉重課業壓力、青春期敏感心理,極易前功盡棄。

新住民紀錄片導演阮金紅的女兒在國小時能說、寫越南語,但上了國中後,因為課業繁重,無法持續學習,原本應對如流的母語逐漸退步。

擔心同儕眼光

樹林高中國中部教學組長鍾明志說,不止是東南亞語,原住民、閩客語到了國中,如果放在正課,家長都會「有意見」,希望「好好注重升學就好」。只能用課餘時間開課,目前校內共有六名學生上越南語,但更多的人卻不願站出來。

「沒有學習誘因,也沒有認證、加分機制,讓國中端的學生學習母語興致缺缺。」更關鍵的是,恐怕是欠缺「自我認同」。土城國中教務主任李家銘說,學生多半會隱藏身分,「當他們連身分都不願承認,我們要怎麼找他們出來,說要上母語課程呢?」

「對國中生來說,同儕眼光很重要。」鍾明志有相同的感受。也有學生反映,在家能用簡單對話和媽媽、外公外婆說,「有必要再學嗎,好浪費時間。」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