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南向新世力 教學現場
她們家越語變愛語 不禁不消音
  • 標準
  • sdg

她們家越語變愛語 不禁不消音

2018-06-23 聯合新聞網/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母親節前的周三早晨,北市雨農國小校園迴盪「媽媽的眼睛」朗朗歌聲,不同的是,二年二班全班齊唱後,身穿金黃色越南傳統長襖的吳承浩,走上講台,眨眨眼睛說:「我用越南文唸一遍,有沒有人幫我翻譯?」

雨農國小全校七百多位學生,雙親之一來自東南亞國家僅廿三位,占百分之三點二,吳承浩是全班唯一新住民之子。據統計,一○二學年北市就讀國中小的新二代女比率為百分之六點四一,是六都之末。

吳承浩母親阮蓮香,是知名的越語教師、越語教材編輯委員,父親吳志偉是台灣取得越南碩士學位第一人,承浩打從娘胎就聽越語歌曲。對他及雙胞胎妹妹而言,越南語是親子間撒嬌討抱的通關密語,脫口而出,從不必害羞。

二年二班導師劉淑美觀察,群體異質背景的孩子習慣縮小自我;但她從未讓承浩「消音」,而是指定他當「越語小老師」,「因為全班沒人比他厲害!」

劉淑美教一個生詞,轉頭問吳承浩「越南語怎麼說?」當越南語大方進入課堂,成為同儕共同學習的語言,同學的態度是肯定、崇拜,而非嘲弄、歧視。

雨農國小輔導室外,五顏六色看板介紹越南、泰國、緬甸、日本、韓國。校方每學期訂一國家主題周,邀新住民家長到校介紹該國文化。

上學期,阮蓮香夫妻就是特聘講師,過了半年,小朋友看到「阮老師」還會異口同聲說:「Xin chào(越南語的「你好」)」。

東南亞文化從小浸潤,校長留素芹感觸最深。她兒子赴泰國工作,感嘆:「以前學日文、學德文,從沒想過竟要花錢補習泰文!」當兒子用泰文為公司主管翻譯,很快贏得信賴,「世界會翻轉,十年後孩子們會發現,現在學的,出了社會絕對派得上用場。」

該校輔導主任陳淑玲說,並非多數新住民像阮蓮香,樂於分享母國文化;更多新住民不敢暴露身分,當校方邀約到校分享,她們一口回絕。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