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南向新世力 教學現場
老師怎麼教╱面對差異 教學第一步
  • 標準
  • sdg

老師怎麼教╱面對差異 教學第一步

2018-06-23 聯合新聞網/記者蘇瑋璇╱台北報導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劉美慧說,班上若有新住民子女,教師必須看見差異,施予「積極性的差別待遇」;刻意迴避、不碰觸族群議題,是典型「文化盲」,「一視同仁」營造的「假平等」,是非常危險的。不過她也感嘆,「文化盲教師」仍普遍存在台灣各級學校中。

她舉例,同是外籍,淺膚色是「老外」、深膚色是「外勞」,庶民語彙隱含的階級歧視,無形中滲透到下一代觀念中。課堂教學不能只停留在「泰國菜很好吃、越南國服很美」這類淺薄層次,應從「櫥窗展演」走向「社會行動」,深入探討「為何有偏見、偏見從何而來、有何影響?」

誠實面對尖銳的衝突,是教室「同理心」開展的第一步。

新住民文化如何被忽視?劉美慧說,翻開國小教科書就不難理解,介紹漢族新年的篇章,卻獨缺越南、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國家的新年,教科書編輯者往往站在「主流霸權」的位置,捨棄少數族群文化,或以附加式、比較式的排列。

例如談建築,課本上以一○一大樓及蘭嶼半穴區兩照片對照,孩子會形成「大樓是文明、半穴居是落後」的偏差價值觀。劉美慧說,應採「文化回應教學法」,課本中,「必須回應新住民孩子的母國文化,從他們的情境來教,讓孩子從課本印證,原來媽媽的文化與爸爸的文化有同等位階。」

此外,國情不同造成學習障礙,教師應跨出框框,理解新住民子女的文化脈絡,給予補救教學。

台師大特教系教授盧台華研究發現,外國慣用的運算、時間日期與台灣有差異,台灣人說「七點十分」,印尼慣用「七點兩個字」,老師難理解孩子的學習困難,直接簡化為「不聰明、不用功」,或孩子在學校學了台灣用法,覺得母親教的不對,輕視母親。

嘉義大學特教系教授陳明聰說,新住民之子的語文、人際能力比一般孩子更好,但台灣教育體制智育至上,難凸顯他們的特長,應重視多元能力發展,鼓勵其他才藝。

劉美慧說,台灣培育的教師大多都是來自優勢族群,沒經歷過學習挫折,怎麼理解新住民子女的困頓呢?正因此,師大就已將「多元文化」納入師資培育科目。

一○一學年度就讀小六的新住民子女有二萬六七一七人,但隔年升上國中,只剩二萬一六三○人,同樣的一批人,卻銳減五千零八十七人,主因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刻意隱匿母親身分。

劉美慧說,這「蒸發的黑數」反映社會整體更該檢討長久以來對弱勢者的壓迫。

她說,「多元文化」終歸而言,就是「去歧視、社會正義」,真正國際化,是每一族群都能自在、驕傲的自我認同。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