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住民母親基於什麼理由教子女說「媽媽的話」?台東大學幼兒教育系助理教授辛靜婷調查,超過六成是為了與親戚維繫親情,四成九是擴大世界觀與知識,四成三是與母親親近,四成是接觸母國傳統文化。
少數認為是為了自我認同及便於教養小孩,絕大多數母親沒看到孩子長大之後的就業競爭力。
至於不教母語的理由,研究顯示,約四成母親認為孩子太小、學太多語言易混亂,三成三是沒有興趣,其他包括母親本身不知怎麼教、其他語言更重要、家庭不支持、沒有用處等。
辛靜婷說,多數理由背後透露了母親對原生文化缺乏自信,不覺得自己的語言重要、應傳承。
辛靜婷曾在台灣及美國的幼兒園工作,她說,美國早期實施「同化主義」,讓所有外來者受相同教育、講相同語言;隨民權運動興起,漸發展為「雙文化認同」,主流文化具備社交功能、經濟活動之用,母文化則有助心靈安定、價值觀認同、維繫原生文化的關聯。
在新住民母親眼中,台灣不是一處安全傳承母語的環境,開口說母語,得擔憂招來異樣眼光;講中文沒有口音,是新住民母親最驕傲的小小勝利。孩子進了學校,發現會說母語毫無優勢,更不願開口。
「不必強調一樣,因為本來就不一樣!」辛靜婷說,研究顯示,對自身文化認同,學習動機會更強烈,有助於其他學科表現。老師不應先入為主視新住民孩子為文化不利,應鼓勵多文化,並從單向的文化灌輸走向雙向的文化交流,看到新住民家庭有什麼樣的文化資源,引入課堂,更廣泛被認識、被欣賞。
她的研究指出,東南亞母親能帶給孩子的教育資源,包含跨國經驗、多語言學習環境、母親的成長背景、價值觀、日常生活嗜好等。孩子在跨國經驗中得到不同世界觀轉換能力,想法較彈性,更容易學習其他語言。
至於該怎麼教?辛靜婷建議從生活情境著手,不需專業教學法,例如越南媽媽愛唱卡拉OK,就是學習越文及中文的好方法。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