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住民媽媽的光。」隨行老師林錦玲說,林筠甯在台灣話不多,回到泰國化身嚮導、翻譯,不斷推薦「這道菜味道特別,吃吃看」、「那間廟很靈,一定要拜」,在家鄉,她一點都不「弱」。
這趟家庭訪問,老師與學生、新住民媽媽朝夕相處,是最真實的文化交流、溝通與理解。
林錦玲提到,班上廿九名學生,新二代占八位,國人很少重視台灣孩子與新台灣之子的相處與接納,這是台灣孩子該學習的。此行,她也帶著兩個讀國中的兒子同行,並為此行四個孩子各準備筆記本,希望每天或寫或畫記錄心情。
「新住民孩子的自信,關鍵在家庭關係。」林錦玲說,有孩子會嘲笑新住民媽媽口音,「對母親存在歧視」;有回到學生家作客,孩子告訴她「這把菜刀是奶奶的,媽媽不能用」,讓她感觸良深。
林錦玲觀察,林巧涵父親很尊重另一半,不但自己學習泰語,也鼓勵三個孩子說泰語,無形中建立孩子對母親的認同。
談到新住民媽媽的酸楚,林錦玲心疼落淚。她說,娘家住得近,可以常回家當受寵的女兒,新住民回鄉要克服許多阻力,這趟旅程角色翻轉,她成為異鄉人,能同理新住民媽媽在台灣的心情。
同行另一名老師鄭綺瑳說,廿一天long stay收穫,將化為教學養分,藉由分享,引領更多師生認識、尊重新住民,「這是教職廿多年,最有特色、最深刻的家庭訪問」。
陪著學生和新住民媽媽踏上歸鄉路,兩位老師沒當自己是觀光客,一起下廚、洗冷水澡、吃泰國菜,入境隨俗學習泰語,用心觀察、體會。
「這趟回鄉很光彩。」林筠甯說,親友很驚訝「台灣老師一起回來喔」,也誇「老師很有親和力」;帶著行前校內募集的愛心物資到泰國偏鄉幼稚園交流,帶資源回鄉,面對親友的笑容更添自信。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