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五天前,我們只是一群希望到馬來西亞尋找與記錄當地故事的人,卅五天後,我們也成為了一群有故事的人…。」
這是一段出現在清華大學馬來西亞志工團臉書上的文字。社團指導老師、正就讀清大人類學研究所博士班的王麗蘭既是印尼華僑,也是新住民。她說,對東南亞國家而言,台灣大學生的人道關懷、知識力,遠比金錢更有力量。
「很多人質疑,為何不去更貧窮的地方?」王麗蘭說,台灣人對國際志工的想像,就是到窮鄉僻壤發物資,但她明白告訴學生,「馬來西亞不需要你們的錢,而是需要你們的Know-How!」
王麗蘭說,馬國霹靂州的古鎮務邊,華人因歷史遭政府漠視,自發成立文物館、保存老建築「懷古樓」。她帶領清大學生暑假到當地,進行文史典藏及社區營造。
相較於台灣的百花齊放,「社區營造」概念在馬國才萌芽。王麗蘭說,台灣太陽花世代的大學生有高度創意及執行力,卻苦無舞台施展拳腳,來到務邊,蹲點五周,挽起袖子搶救文史古蹟,蒐集典藏文物、訪談耆老、繪製生活地圖、籌辦文化特展等,上一堂扎實的田野實作課。
為何籌組志工團?王麗蘭笑說,她十八歲來台念大學,也成了新住民,發現台灣社會對新住民的隱形歧視無所不在,政策不支持,壓抑了東南亞文化圈的形成。
她決定在「新住民開美甲店、小吃店」的刻板印象外,開啟另一條與原鄉接軌的路,從文化與族群的角度切入,印證新住民及下一代,能帶著在台灣習得的專業技能,回母國貢獻。
拿出厚厚一疊成果資料及馬國報刊的剪報,王麗蘭自信地說:「我對正在做的事情,非常有信心。」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