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 height="1" width="1" src="https://www.facebook.com/tr?id=1398237490604710&ev=PageView&noscript=1"/>
首頁 社會 南向新世力 現況與問題
南向尖兵?新二代資源匱乏 急待救援
  • 標準
  • sdg

南向尖兵?新二代資源匱乏 急待救援

2019-09-23 聯合報/記者蘇瑋璇、李昭安╱台北報導

「要學好越南話喔!」幾個大孩子背著行李,紅著眼眶,相互擁抱,彼此叮嚀好好學母語,為首次為專為新住民第二代開辦的培育營畫下句點。

今年八月,廿五位高中及大學新住民子女參與移民署四天營隊,學習東南亞經貿、履歷撰寫及面試技巧、母語學習經驗等,發掘自身優勢,為日後實習、就業提前準備。

雖膽小 仍想出國闖

這群被暱稱為「黃埔一期」的新二代,其中劉依婷、陳瑾、鄭珮怡三人今年都成為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創系第一屆新生。原不熟識的三人,未來朝東南亞發展的藍圖,同樣清晰。

桃園啟英高中畢業的劉依婷,母親是印尼華僑,從小家中客語、中文雙聲道,印尼語反倒不太會講,申請大學時,原本第一志願是離家最近的中央大學客語系,但導師建議,選東南亞語更有國際視野。

劉依婷決定主修東南亞語文,練好印尼語、越語,輔修財金系,畢業後到印尼或越南就業。

參訪完台北東區的國泰金控,她說,國泰集團站穩越南、柬埔寨市場,版圖往寮國、緬甸推進,以後東南亞市場絕對比台灣遼闊,「雖然很膽小,但還是懷抱出去闖闖的夢!」

南投竹山高中陳瑾,母親是菲律賓人,高二起鎖定高雄大學、暨南大學兩所設東南亞語專門系所的大學。

陳瑾說,四歲前她講菲律賓語,但後來母親赴海外工作,語言很快忘光了,現在只會基本打招呼及零散細碎的生活用語,「有點後悔」。

會講母語 台生羨慕

陳瑾說,上大學後除了主修母語菲律賓語,另多選修越南語。她還打算自修日文,因台商在東南亞投資多屬製造業,日商企業多是服務業,較符合她的個性,一旦有機會用到中文,她也有優勢。

「暨大東南亞系是我第一志願!」雲林元長鄉長大的鄭珮怡,母親是印尼華僑,希望學好印尼文,未來考移民官,「幫助與我有相同背景的人。」

雖然他們從小同儕間不乏新住民子女,但少有母語交談的機會,營隊中,大家用母語問候、鬥嘴、彼此翻譯,熱鬧得很。

劉依婷說,參加研習營前,沒想過「會講母語」有這麼多優勢,連非新二代的小隊輔都好羨慕,自嘲:「我們好像變弱勢了。」

選才可延伸至大學

這群「新二代」很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期待政府、企業做什麼,讓他們更快實現夢想?鄭珮怡、陳瑾都說,台灣政府最大問題是提供的資訊、平台相當匱乏,非都會區完全得不到進修或實習訊息,也缺乏對新住民子女的輔導機制。

陳瑾建議,政府應多鼓勵企業往東南亞發展,與企業加強人才培訓,企業則可將選才的觸角延伸至大學,提早儲備外派東南亞的幹部。

劉依婷說,台灣社會對東南亞認識很淺薄,她希望台灣對東南亞的介紹,能更深化族群與歷史的脈絡。

「這次是關鍵的覺醒!」中和高中高三生賴宗富說,過去只能跟媽媽或長輩講泰語,年齡相近的新二代,通常不太會講母語。這次參加研習營突然覺得「不孤單」,可用泰語跟同輩溝通、討論生涯規畫,對他是很大衝擊。

他認為,創建新二代的聯繫平台很重要,以新住民的集體力量付諸行動。

本文由聯合報系授權轉載

給我們一個支點,我們就能推動台灣前進!
您的捐助,成就願景工程基金會日漸茁壯的一股動力!!

贊助我們